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冉孟莲
[导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冉孟莲
        (重庆市沙坪坝向家湾小学校 重庆市沙坪坝 400036 )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在现实教学中,又往往存在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读、写、抄,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从而使识字教学多是机械地重复,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领会教材编写理念,把握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实践与研究
引言
        语文作为人与人交流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受到人们广泛的应用,识字作为小学语文教程的重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有所差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将兴趣教学法引入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提高了低年龄段的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促进了低年龄段小学生识字教学的全面发展。
1小学生识字的重要性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低年龄段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识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以及识字量,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大大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改革与升级,其中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中的识字课程也越来越重视,识字课程作为小学低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对低年龄段小学语文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引导低年龄段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时,首先要准确地掌握汉字的笔顺与偏旁的认识;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以及识字的学习习惯,能够将硬笔字写的特别端正与美观;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日常的识字学习进行规范,并且利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识字的正确引导。
2采用多种有趣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1形象策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汉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发展而来。它的每个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比如教“兔”字,拿兔子的图片。告诉孩子这个是“兔兔”,孩子听到声音后,虽然不认识字,但老师说“兔兔”的时候,她能从图中看到兔子,其实她已经“识音”了。再拿出一个大字“兔”,如此反复,孩子慢慢就把那只兔子和“兔”字对应上了,在脑子里形成了固定的映射关系信号。经过近年实验,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并且不管字是否简单复杂,都没关系,孩子一样可以认识。在汉字中,80%是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其中蕴藏着许多造字的规律。教学时,有意无意间渗透这些规律,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字,还能让学生领悟识字的要领,拓宽视野,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字兴趣。如第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象形字,看似简单,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将字形与表象统一并非易事。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一些富有动感的画面让学生感知,然后借助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产生联想。充分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并试着画一画,找一找异同,再指导学生学习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想一想这些字与什么有关,如“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月字旁”与月亮有关,“鸟字旁”与鸟类有关……这样,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诱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2.2儿歌激趣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识字教学本身而言是比较枯燥的,其自身条件并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板一眼地进行识字教学,那样教学效果必然会不佳。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来说,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没有建立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好奇心以及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小学低年龄段识字兴趣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儿歌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对识字教学更好地进行记忆与学习。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日”“目”“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其编为儿歌,比如“我一口变出来个‘日’,二口变出来个‘目’,十口变出来个‘田’,你说我厉害不厉害”。教师也可以根据字的结构特点,进行儿歌的编排。例如,在学习“间”“分”“您”“告”等一些具有结构特点的汉字时,教师可以这样编排,比如“小小的门里面有一个大大的太阳,这个字就念‘间’,8个姑娘在家里看到一把刀就念“分”,把你放在我的心上这个字就念‘您’,一口咬掉牛尾巴就是‘告’”。使其与旧的汉字知识产生关联,调动了学生识字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识字教学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印象。
        2.3初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读音
        随文识字是一种语文教师利用阅读内容的语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识字,从文入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手,先让学生由字到词的抓准读音,理解含义,再让学生回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进行理解的识字教学法。课文是识字“第一战场”,小学生识字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掌握读音。这里的读音是指以普通话为规范的标准读音,由于我国各地方言众多,学生可能会受生活环境影响,存在一些口音问题,教师此时要按照规范读音要求学生读准、读好。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拼音自己将文章整体拼读下来,然后再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此时要认真倾听,及时记录错误读音,然后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同时也指出一些课文中易错的读音,单独拿出来强调一下,但是没有必要每个生字都拿出来强调,这样过于浪费时间也没有意义,教师也可以在此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正确的课文音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跟着音频朗读文章,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其他读音问题并进行自主纠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抓准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为接下来学习字形字义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春夏秋冬》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拼音进行自读,然后向学生强调“秋霜降”的读音与“游鱼”中“游”的读音,让学生多读几遍,加深学生的印象。由于文章比较短,教师强调完重点读音后可以进行范读,读的速度要适中,吐字要清晰,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标注读音,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注重识用结合,拓宽识字渠道;更重要的是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把这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做到自主学习,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识字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迎霞.小学语文低段识字课文的教学探讨[J].新课程(上),2019(11):50.
[2]马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9(11):55.
[3]张淑娟.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段的随文识字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9(11):59.
[4]王丽丽.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11):64.
[5]谭玉翠.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探讨[J].教育,2019(45):32.
作者简介:?冉孟莲(1990—),女,汉族,重庆万州人,毕业于重庆市三峡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向家湾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