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玲
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中学 651109
摘要: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愈加受到关注。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相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教授信息技术。由于初中是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要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所以教师应合理地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本文中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初中;分层教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在当前的初中阶段,伴随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推广,信息技术教学受到了广泛地关注。教师需要发挥其指导的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及升级,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深层学习提供重要的支撑。
一、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教育计算机化从1.0时代过渡到2.0时代,实现了“专用资源服务”到“大资源”服务的转变,支持以及引领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2.0的目标基本上是到2022年完成“一全、二高、一大”政策。也就是说,教育是针对所有教师以及所有年龄的学生的,数字学校的建设是针对所有学校的,信息的使用水平是师生信息素养的总体提高,建立“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渠道。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应用整合阶段,通过教育以及技术的融合应用,力争通过十年的时间进入全面的融合创新阶段,详情参阅图1。
.png)
图1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国家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初步数据》,国家财政教育经费为4049亿元,同比增长了8.25%[1]。2019年,金融教育支出占GDP的4.04%。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投资金额为3690亿元,到2019年则达到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8%。
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初中生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
对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积极利用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超过40个字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基本上仅限于一般的操作,初中学生中有70%以上是在线购物、在线聊天以及游戏方面的专家。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信息技术都在娱乐中使用,对实践方面不是很熟悉。许多学生的打字速度很慢,并且实际中操作软件的能力不足。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欠缺
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持续不断的更新,学校教科书的更新远远落后于市场[2]。所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校外计算机培训学校教育通常比学校先进。课外的信息技术相应教育机构中教师具有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更科学的方法。这表明当前初中的教学思维的局限以及教材的滞后,使学生逐渐对学习信息技术失去信心,应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法。
(三)课程的基础不均衡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然而,如果家庭背景以及小学阶段的教育基础不同,则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也将不同。具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将更快地接触信息技术,并拥有更好的学习基础。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模糊,在小学教育中不关注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础较为糟糕。一旦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采用相同的标准,一些学生将无法跟上统一教育的步伐。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教学主体的分层教学
在进行分层教学当中,初中的信息技术老师从学习的意识、态度以及能力等综合角度,结合学生对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分析该课程的学生表现。
例如,基于班上的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接受程度、爱好等分为几个级别。在某些层次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1)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强,具有特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对学习抱有高度兴趣的学生。(2)愿意接受并对信息技术的技能以及知识学习能力较强。(3)具有较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低以及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慢的学生。但是老师无需向学生介绍分组的基本依据,以免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基于教育目的的结构分层
在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实施多层次的划分之后,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分为不同难度的级别,并实施教育目的的分层[4]。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并且可以从整体上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Excel表格制作”课程时,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向学生解释该软件以及表格制作的主要方法。接下来,需要分配学习任务以指导学生执行实际的操作。当然,学生与内容进行交互的难度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索该软件的某些潜在功能并合理运用。
(三)教学方法的结构分层
教学方法的分层旨在使教育方法与教育的目标相契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格外注意。
例如,在教授“编辑个性化文集”课程时,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熟练且灵活地使用知识来创建、编辑以及美化文集。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创建论文集并执行基本操作,例如编辑和美化。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建立对计算机学习的信心,并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的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学生的作业布置环节也应注重分层教学,用于检查本班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习得以及理解的程度,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与调整。
例如在教授“用Flash动画完善首页”课程时,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老师应该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安排一些的简单的测验。为基础一般的学生布置适当难度的家庭作业,并要求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来制作Flash动画。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课后作业的难度,为他们创建Flash动画制定部分限制的条件。
结语
分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有效方法以及解决学生学习中严重的两步分化问题的方法。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处中分层教育是基于学生这一主体,并允许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积极地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以及技能。
参考文献:
[1]黄立斌.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智慧,2020,(5):16.
[2]戴永红.浅议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6):90.
[3]程怡.浅议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9,(6)
[4]李国梅.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第11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