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章丽珍
[导读] 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应当对英语信息有敏锐的获取、
        章丽珍
        浙江省兰溪市兰荫中学  321100
        摘要: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应当对英语信息有敏锐的获取、处理与传达能力。而支架教学理论在为学生阅读学习提供支持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阅读;应用研究
引言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且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尤其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尤其是英语阅读占高考分数的30%左右。由此可见,教师需强化英语阅读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探究,使学生逐渐意识到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另外,教师也应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思路,设置英语阅读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学习、探索中,使学生逐渐掌握英语阅读方法及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有利的。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及其内涵
        支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和前提,提出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由此帮助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caffold原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根据上述概念的理论指导,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安排教学任务,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在他人帮助下可以达到的知识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进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及任务为依据搭建适当并合理的脚手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逐步深入探索学习时,渐渐地撤掉脚手架;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不能够独自继续进行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以便学生的理解从而继续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提示与帮助的次数要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与探索而减少,从而使学生最终能够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英语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从而导致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无法有效的开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英语的教学也只是关注于英语语法的学习以及英语词汇的掌握,将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英语学科的主要标准,对英语阅读方面的教学几乎没有。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英语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强调阅读技巧,局限性较强
        大部分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抓住题干,快速解答出阅读资料后面的习题,可能无法系统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这就致使部分学生仅采用粗读的方法通读全文,没有细致的品鉴英语资料的魅力。另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侧重于强调阅读高分的探究与讲解过程,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是带着目的去阅读英语资料,难免会降低学生对英语文献、英语资料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以及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只是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

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只知道埋头苦学、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一味地对学生强调学习成绩重要性,而忽略学生的真实感受,这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性格的养成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一)搭建脚手架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认知的发展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即要为学习者搭“脚手架”。教师应秉持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对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及在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达到何种程度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所阅读的文章背景,从而有根据有计划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教师首先要明确阅读目标,确定阅读问题,然后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并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探索。学习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是不够的,教师更要强调以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为基础,然后根据文章背景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经验相结合,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并达到更高的知识水平。
        (二)自主探究指导
        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探究的过程,此时教师实施支架教学应当侧重于对学生阅读探究的指导。当然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易到难开展阅读活动,将阅读难点进行分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内容,从而达到英语阅读系统化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是层层递进的,教师要以呈阶梯状难度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从课堂中完全撤离,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依旧需要及时进行“支架提示”,从而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三)利用智能化技术
        教师应借助智能手机、VR技术等信息化技术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利用相关学习软件及视频软件学习英语内容。例如教师可利用微课的形式,讲述短篇英语阅读文章。阅读中,需要学生自行分析文章的大体意识,在拓宽英语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可先整理出阅读资料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解阅读的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通过展示出阅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及时抒发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与阅读相融合,利用生活的经验进行文章探索,有利于发挥出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所在。
        (四)独立探索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说,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利于信息的处理,学生应做到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探索文章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地脱离教师的帮助独立学习,达到阅读目的。学生不应该只是接收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理解所需掌握的阅读内容与意义,通过自主学习来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倘若学生遇到困难导致阅读任务无法继续进行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外部帮助,从而使阅读过程顺利进行并完成阅读任务。
结束语
        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支架式教学是很有成效的一种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从搭建支架,通过情境导入和提出问题的形式将学生带入英语课堂;再利用支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撤销支架,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支架教学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对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朱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9(22):229.
[2]黄柳柳.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3):33.
[3]于红华.支架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校园英语,2019(15):209.
[4]王素琴,卫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09):24.
[5]孙欢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0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