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以实心球为例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周华昆
[导读]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问题当中,
        周华昆
        福建省惠安第二中学
        摘要:在我国现有的教育问题当中,乡镇、农村地区的学校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环节,其中体育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也应受到不亚于各项文化课程的关注。中考体育考试的各项考试项目当中,投掷实心球作为一项操作难度较大,取得成绩和分数的门槛较高的考试项目本文章会从其运动项目特点为起点,结合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列举出当前实心球教学课堂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从个人经验之中得来的对策。
        关键词:实心球;初中体育;农村教育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校范围内普及开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各领域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知,因为各区域之间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缘故,各个区域的体育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体育的教育发展状况更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体育教育的面貌更是和现代体育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以实心球为例,浅谈我国初中阶段体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实心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特征
        实心球作为一项被纳入中考体育会考的运动项目,要求选手结合自身的力量与速度完成整个投掷的过程。能够影响到实心球投掷距离的因素主要包括实心球离开运动员人手时的速度、角度和高度,这不仅要求运动员有着足够的力量与稳定性,而且要求运动员能够在脑海之中模拟出实心球的最佳出手时机和角度,对运动员的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每一名学生个人的臂长和身高也产生了限制[1]。学生会因为自身的身高、手臂等身体发育情况而影响到运动之中的发挥,从而对成绩产生影响。
        二、农村区域初中阶段的实心球体育教学现状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区域学校教学很少会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教学课程,同样也没有规定好的体育教学计划和活动,学生在实际接触到中考体育会考之前,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实心球这种体育项目,需要学生在考前的一年到半年时间里对实心球等考试项目进行从零开始的突击训练和学习。实心球作为中考体育会考的重要考试项目之一,其运动的本质是将一颗沉重的实心球投掷出去,其距离越远,成绩越好,并无太多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趣味[2]。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实心球的学习和训练环节并没有太大兴趣,甚至感觉非常枯燥,积极性普遍不高。农村区域的学校因为师资力量并不充裕,体育课程往往不会落实到位,导致学生对正式规则限制下的体育运动没有心理上的认知,并且,因为一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对学习本身并没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缺乏目标,这导致学生对实心球项目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所遇到的问题,暂且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课堂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农村区域的初中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本身比较单薄,因为设施和装备的不齐全,教学内容也主要以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一类对硬件需求较低的运动项目,并且教学过程之中的形式极为单一,即教师讲解动作和规则并进行演练,学生对教师的动作加以模仿和练习,对于实心球项目,农村体育课程的教师也大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3]。因此学生对于学习实心球这门运动的积极性并不高。
        (二)教育观念落后,体育教学并不受到重视
        现如今的阶段因为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客观差距,经济状况不发达的地区依旧将升学率作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将文化课程等智育课程放在第一位,挤占体育课程的上课时间[4]。同时因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开始紧张的缘故,学生家长也主动减少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项目,鼓励学生在文化课程之上多花时间,将取得好成绩才是最终目的这种极端思想强压在了学生身上,抑制了学生对于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好感。


        (三)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器材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均不足
        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学校的教育经费有一大半都来自于当地政府的补贴和中央政府的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相当有限,分摊到体育课程方面的经费自然不充裕[5]。而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程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性的投入大量资金才能看出教学成果的课程项目,所以农村学校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并不是非常重视体育课程的设备器材投入,往往同样的设备其才能够持续给数届学生使用,甚至在中考体育会考的阶段还需要学生自费购买实心球、跳绳、仰卧起坐垫子等体育用品。
        三、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教学参与度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坚决需要避免的是将全体学生当做同一个模板之中复刻出来的个体,将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全都抹杀,全体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因为农村地区的学生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的留守儿童,他们相比父母陪伴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更加容易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导,但同时也缺少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创新。因此,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针对每个学生都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交流方式,例如,让身体素质较弱,身体发育水平较晚的学生先从基础锻炼做起,不强求他和其他学生以相同的效率完成体育训练任务,针对他个人进行一些其他方向的训练等。
        (二)倡导学校重视体育教学,提高大众对体育教学的认知程度
        新课改早已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阐述的非常清楚,学校、教师和政府教育也都给予体育课程以非常高的重视。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人士也都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给予了许多的帮助。尤其是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对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给予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帮助,为体育课程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场所和器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体育教学会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不仅仅现有的教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教学能力,新的师资力量也会向农村体育教育领域汇集,学生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课程教育。
        (三)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条件进行教学尝试
        就目前而言,农村学校的教学器材可能会呈现比较短缺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临时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易的实心球进行教学使用。这样不仅暂时性的解决了器材短缺的问题,还在手工劳作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简易的手工制作课程编写出类似的课程教案,拓展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开发属于农村地区的独特体育教学课程,保证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结束语
        农村、乡镇的小学、初中等教育机构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最基层的单位,每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因此我国的农村、乡镇体育教育应该被放在更加前列的位置,应该被持续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体育教育产生应有兴趣,投入更多的精力。体育教学过程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坚韧性,还能促进学生文化修养与创新意识。只要能够对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深入切实的了解和体会,直面农村体育教学当中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一步一步的进行优化,不停的更新符合农村学生实情的体育教育方式方法,在未来,农村、乡镇地区的初中阶段体育教育一定得到全新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宋福财.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以实心球为例[J]. 广东蚕业, 2019, v.53(11):118+122.
[2]边晶. 提高初中生体育课上参与度的策略探讨——以七年级的"实心球"教学为例[J]. 新课程(中), 2018, 000(012):118.
[3]郭鳗秋. 浅谈中学体育实心球教学的技巧[J]. 南北桥, 2018(3):185-185.
[4]李光进. 中学实心球教学技巧探讨[J]. 高考, 2019(8).
[5]何梦梦, 章碧玉.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 中国学校体育, 2018, 299(09):63.
[6]郭少伟. 农村初中实心球教学探讨[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7):P.120-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