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校
摘要:微课教学是近些年才传入国内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借助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的互联网技术,利用视频或是PPT等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融入其中为学生展示,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课堂中或是课后都能有效便捷地抓住重点,巩固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和学习的效率。音乐课堂在很多时候都属于副科,但随着课改对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要求,音乐的高效课堂也需要微课这一手段来展开。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创新实践
引言
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助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感知机会。微课是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专项教学,具有针对性、灵动性等特征,能够利用直感画面和视频等信息展开教学引导和调度,给学生多种感官都造成冲击,其激发效果是值得期待的,教师要对微课设计和投放时机有更多研究,以便给学生带来最及时的信息支持,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情境之中,提升学习效率。
一、帮助课前预习顺利进行
音乐学习的一个难点就在于学生们无法像其他科目一样做系统的预习,因为音乐简谱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掌握的,而且音乐又十分抽象,因此如果要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实现一个高效课堂,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帮助学生做好音乐的课前预习。比如说注意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乐理基础,将课堂中要学习的音乐旋律尽早制作到要讲的视频内容中,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学生不常见的课外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这一课之前,就可以先将《小船》《可爱的家》这些歌曲音频放在视频中供学生学习欣赏。虽然说这一课的主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从小到大也听过、唱过不少有关于家庭或是亲情的歌曲,但是这一单元要学习的和以前的那些还是有不同之处的,为了让学生们有个缓冲,教师可以在微课的视频里将学生们的情感先引发出来,从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再过渡到课本中所要学习的音乐中。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到自己的移动设备里进行反复观看,得到更深一层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为教学过程增加新的教学元素,还能够帮助学生缩短个体差异性的影响,这对于构建高效的中学音乐课堂是极为有利的。
二、重视微课导入作用增强课堂趣味性
无论什么教学课堂,如果呆板、沉闷,教学的效果就会不尽人意。对于音乐教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而言,微课教学方法的融入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针对小学生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要结合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游戏的特点,来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开展中,若能使音乐课堂呈现出一种游乐场的感觉,必然会激发学生音乐探索的兴趣,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比如,在进行《小狗圆舞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做好课前的导入工作,让学生对音乐内容产生了解;然后在音乐课堂上,把教学重点放在圆舞曲的特征讲解方面,并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特色开展生动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感受圆舞曲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的同时,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显然,教师在音乐课程开始前,利用微课引入圆舞曲教学内容,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索圆舞曲的风格,这种趣味性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音乐课堂陷入沉闷。
三、发挥微课功能深化节奏教学
在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节奏教学属于基础音乐知识教学,对于学生音乐基本功的夯实非常重要。
音乐旋律是由长短不同的音符按照特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的,音乐节奏决定了音乐旋律的“脉搏”,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具有显著作用。因而,在小学音乐微课教学中,可以借助视频对不同的音乐节奏进行介绍,并系统地呈现不同节奏型的特点,这样学生能够跟着视频进行节奏练习,对于较难掌握的部分可以在课堂上寻求教师的指导。在微课教学视频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体验音符和节奏变化下的音乐旋律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规律,增强学生的乐感。比如,在《幸福拍手歌》的教学过程中,歌曲中的节奏掌握属于难点,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录制教学内容,给学生示范拍手和跺脚的节奏动感,让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跟着视频中的律动进行节奏感的训练,进而提高音乐微课教学的效果。
四、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往往不如其他科目浓厚。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因此他们对于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也只停留在旋律是否好听,歌词是否能打动内心这些方面之上。而对于音乐中真正的情感表达这一类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这也相应地会阻碍他们进一步了解音乐,所以音乐教师就要使用一些有趣味又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内容具象化,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古韵新生”这一单元之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将音乐与古典诗词结合起来,感受二者融合的双重魅力。在学习之前,在微课上展示几首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告诉学生们这些诗词可以被唱出来,在他们惊叹之余,教师便放出吟唱这些诗词的音频。《静夜思》《水调歌头》《咏梅》等,这些诗词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本来读来便朗朗上口的文字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学生们用耳朵也可以欣赏这些古韵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所谓的诗词,在古代也可以算作当时的流行歌曲,我们今天所读到的文字,就是当时的歌词,用这样比较浅显易懂的说法,学生们理解的速度也会加快,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增长。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微课中放一些古乐器演奏的纯音乐,比如《梅花三弄》《渔舟唱晚》等,让学生们在没有歌词的纯音乐中也能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在这一首首悠扬的古韵中感受音乐从古至今不变的魅力。
五、微课中穿插好的视频制作
微课中可穿插一些学生或教师的示范视频。这些示范视频应能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内容,同时学习能力欠佳、反应慢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达到真正掌握音乐知识的目的。当然视频一定要拍得准确、到位,特别是配上音效后与音响吻合。笔者在制作《可爱的小象》微课时,在歌曲教学部分,让学生用拍手、握拳等一些动作来感受二拍子的旋律,同时结合歌曲的内容设计了一些适合的舞蹈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歌曲,并把孩子的表演拍成视频穿插在了歌曲演唱教学部分。这样学生在演唱时就能跟着视频边唱边做动作,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记忆音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微课是最为灵动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教师不仅要创新设计微课,还要对微课投放时机进行筛选和研究,以便发挥微课最佳辅助效果。微课是以微视频形式呈现的,在课堂导入、教学活动、训练实践等环节投放微课,可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丰富学习成长动力,培养学生良好乐感。微课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极为广泛,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它导入,还可以利用它进行重点突破,甚至是布设课外的训练任务,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唐振娟.浅谈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J].才智,2019(35):140-141.
[2]卞蓓蓓.创新微课策略,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J].北方音乐,2019,39(22):165-166.
[3]张瑾.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黄河之声,2018(22):112.
[4]马琳.微课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38(19):153-154.
[5]曾现明.让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J].华夏教师,2018(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