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
莱西市南京路中学 266600
摘 要: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讲解艺术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建立高尚的情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初中英语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积极创设情感丰富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和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教学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学,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立德树人;视域;初中音乐;教学;探究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深入实施,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解音乐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音乐课程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情操进行陶冶的重要场所。音乐教学作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北极鞥下,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成为具有音乐地域的学生,还是想让学生成为一个思想道德水平高的人,从而促进初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老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积极实施德育教育
老师的一举一动对于学生来说,都能发挥镜子的租用。学生言行举止就能体现自己的素质教养。初中时期,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老师的及时提醒和纠正就能在很大程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改良和促进。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的时候,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方式[[]]。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正确性,学生就会主动进行模仿,这样就无形中老师成为学生高尚情操的引导者。所以,初中音乐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积极践行以身作则教学理念来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音乐课程教学的特点就是艺术性很丰富。初中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丰富的情感,在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以正确的言行举止、健康向上的态度等行为和作风来影响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素质修养。虽然音乐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辅助课程,但是在课堂教学之前还是需要老师进行认真地备课。即便是为了弄明白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也要在课前通过大量地查阅文件来进行求证,老师这种勇于追求真理的态度,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自己的言行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就要认真进行解答,这样为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积极创设色彩情感浓厚的音乐课程教学情境
音乐课程作为艺术类课程,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认真研读课本内容,对音乐课本中的德育教学素材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情感色差浓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气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初中生的主要学习场地是学校,学生作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也是学生身心成熟的一个重要载体。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学生自身的情感也是十分丰富的,在学习课程知识的时候容易受到教学情境的影响[[]]。但是初中生因为年龄小,在心智上更多的是不成熟,在对问题思考和处理的时候特性特点很强,学生也容易出现冲动的想法和念头,这些都是学生思想上不成熟的具体体现,自制力差,容易出现内心的不平衡。上面这些缺点的存在,就是因为学生没能准确地认识到思想道德品质的概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初中音乐老师创建情感浓厚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将在良好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课堂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很好的陶冶,这样推动学生的道德修养实现提升。比如,在《保卫黄河》这一课学习的时候,初中音乐老师就可以多媒体课件播放这首歌,先让学生对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这样就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音乐实践教学中融入和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和融入德育教育,开展音乐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学生开展系统化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学,通过音乐实践教学互动来完成,还能进一步地强化。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在音乐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你,渗透德育教育,将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魅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先做人、再成才,通过音乐来对学生的灵魂进行熏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 杨金龙.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北方音乐。2018,38(14):127+130.
[2] 陈书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1(0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