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 545206
摘要:小学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相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以及学习素养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却并不被看好,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工作可有可无,可要可不要。教师对体育工作就听之任之了,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在体育方面出不了成绩。体育教师在评优、晋升方面更是没有出路。但这却是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与难点。本文笔者主要从现在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意义和问题,以及对策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体育教育
前言:在现如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我们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农村学校,所以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好与不好,对我国基础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确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育理念落后
素质教育,就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落到实处。当前学校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量占用其他课程来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领导的口中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特别是在体育工作这方面学校是不够重视的。因而小学农村体育课程就存在不健全的因素,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学校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很难开展得好。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小学的体育课教学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都是放羊式的教学。升学率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却逐年下降。农村小学上体育设施的也不完善了,很难开展工作。作为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体育课程教育更改和其他课程享有一样重要的角色。可是现在却被冷落一旁。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师资、体育设施的落后导致小学农村体育教育的落后。
1.2体育设施不完善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农村经济相比之下是比较落后的,在农村任教的老师也无法达到现实的需要,许多体育教师由于体育课程无法正常开设,不得不从事其他的学科,达不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更何况农村经济不发达,体育设施也相对落后。体育场地不规范,导致许多体育课程只能开设简单的跑步,跳绳,扔沙包等等。
1.3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需要专业的体育老师。
在农村学校,数学老师上体育课。数学老师都去研究他的数学去了,他有他的数学团队。体育学科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更不会去关心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了。专业体育教师太少了。如一个1600多人乡镇中心小学,按照生师比,至少也得配5名专业体育老师。但是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学校太缺少体育方面的人才了。学校体育工作很难做好。像每年举行的乒乓球赛、篮球赛、田径运动会等,由于缺少人手,每次都做得不够圆满。学校都是数学老师上体育课,体育方面形成不了自己的科研团队。教学研讨、教学竞赛、教学公开课都没有。没有团队的力量,教学成绩平平,在晋升职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农村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很少有体育专业的老师来担任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的水平停滞不前,没有创新,没有条件去提升自己,导致农村体育教学水平低。
1.4学校只注重智育,忽视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当前学校都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缺乏灵活性,忽视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体育课被占用现象严重。大课间活动取消,课外活动时间减少。学生怨声载道。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学校体育成绩自然差了。教学质量也一样提不上去。适得其反。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新思路
2.1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体育课程发展。
要想改善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必须要转变学校的办学思想,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合理的全民健身计划,让学校、家长、学生真正的重视体育教育课程。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保证学生学习的课时量,注重学生锻炼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学校和教师的思想改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2.2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建设。引进专职体育人才。
转变观念是根本,加强教育资金的投入也是重要的手段。体育锻炼离不开体育设施的支撑,现在存在很大一个间题就是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不能够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所以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引进专职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2.3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形成一校一品牌。
制定合理的小学农村体育课程标准,提高广大师生对体育的认识。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特别是体育校本课程,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如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篮球社团就可以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来开发。篮球是学生比较喜爱的球类运动,开展篮球校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了篮球运动的技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推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自己的一校一品牌体育项目。
2.4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大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支出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匮乏。虽然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许多农村学校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乡村小学寄宿制以后,乡镇中心校学生人数多了,运动场地得不到扩展,学生体育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完善体育基础设,配齐、配足体育器材,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结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就要确实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建立学校体育活动赛事体系;建立学校运动队,形成一校一品的学校体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而言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问题不少,作为一名农村的体育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参考文献:
[1]明森。波斯尔悲伟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写],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000
[2]李方强,教育会字视野下的减乡教师返动机制的构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航
[3]]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陶宣师范大学,2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