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族元素渗透探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汪丽蓉
[导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
        汪丽蓉
        贵州省铜仁市 思南县塘头镇龙江小学 565109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形成的艺术审美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各种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而将民族元素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元素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民族元素;渗透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学生发展更全面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这就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内容。就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就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赋予小学美术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转变传统美术教学模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一般为照着教材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美术的广泛概念释义,这个过程枯燥、系统性强,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加上很多学校并未对美术这门学科倾注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并未在课堂教学中精细的准备,进而直接导致美术的教学质量水平不够高。因此,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对此门课程进行重视,校园需要通过教学目标与模式的更改,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注意,此项工作首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因此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可有很多展开的内容,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了解学习兴趣,让教师可以有更多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借助信息技术与设备,让整个含有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方法。
二、以色彩和造型为基调的欣赏教学——年画
        我国的绘画比较注重色彩的文化内涵,现代民族元素也受到我国传统色彩观的润泽,使不同的色彩形式形成了差异化的情感思想,如红色代表着吉祥、热闹、红火、喜庆与热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年画、灯笼、刺绣、剪纸等民族元素形式中。所以,我国现代民族元素中的色彩也会将独特且鲜明的审美思想呈现出来。同时,我国现代民间美术元素在造型应用中,其审美思想通常是追求写意,也就是民族元素不被客观自然逻辑所约束,而是根据时间效果、创造效果、审美效果的需要来对物象进行随心所欲的构成与设计,这样能够强化情感的表现力。

在我国民间艺术品中,年画较为普遍,普及力度较大,学生可以在节日或者业余时间对各种各样的民间年画进行收集与欣赏,这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年画的构图与色彩,还能使他们了解到一些比较有趣的民间风俗习惯。在教学有关年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在过年的时候,你们都见到过什么样的习俗?”学生根据以往经验,说出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习俗。之后,教师再展示准备好的年画,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你们猜猜看,这都是什么画?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吗?你们认为这些画漂不漂亮?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在学生初步了解年画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欣赏年画,然后让学生对比年画与普通绘画的不同,最后让学生总结:“同学们,你们看出年画大多是什么题材了吗?”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回答出来:“年画是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通常是用吉祥、美好、喜庆的事物、典故、神话故事来进行体现,其题材多为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及历史故事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美术色彩与造型特点,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民间美术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仅是给学生教授一些相关美术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民间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民间美术实践能力就非常必要。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民间美术创作比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实践动手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到这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还应“趁热打铁”,公开展览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就感,使学生今后更加踊跃地参与此类活动。以《雕萝卜》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民间雕塑的美术资源(如民间泥人制作),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运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萝卜雕刻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切忌把更多关注点放在学生雕刻的生动形象上,而应更注重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力求每位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这个创作过程,从而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民间美术资源相关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使学生深入感受到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元素可以在扩展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民族元素,让学生感知民族元素跨时代的美和艺术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美术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江智丹.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中的渗透探究[J].文化产业,2019(13):59-60.
[2]马静.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的渗透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122-123.
[3]韩春阳.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的渗透[J].才智,2019(1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