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夏燕珠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越发重视起了对
        夏燕珠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广东 肇庆  52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越发重视起了对学生们德育品质方面的培养。在对初中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是希望老师能够依照社会时代发展对人才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各项要求而去培养学生们,以引导他们能够接受德育教育,并且能够形成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三观等。当然,加强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并不能只放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德育培育,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需要对学生们的德育进行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们养成好的素质和修养。但是,在现今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就无法发挥出自身对学生们德育的教育作用,这就需要家长们在这之中发挥出作用,基于此,就需要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初中生们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德育;作用
        在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家校合作越发的能够在这之中起到好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能够接受到较为统一的德育教育。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从这句话中就可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放置在一起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们成长成才。在现在初中教育中也应当向古语说的那样进行,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是脱离不开家校合作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才能够使得学生们健康成长。
        一、现今初中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两者合作层次较低
        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会存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当自己将孩子送往到学校进行学习后,教育就不归自己管了,一切都应当由老师负责进行管理,特别是学习方面。也正因为家长们的这一观念就会使得自己忽视对孩子们的学习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管理及监督,这样就无法真正发挥出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另外,一些老师也不会主动的去寻求学生家长们的支持和合作,他们会认为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们的管理中会扰乱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秩序,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进而对学校管理学生造成一定的阻碍。这就使得家长与学校合作层次显得较低且出现出一种消极怠慢的状态,进而就无法对学生们进行一个好的德育培育[1]。
        (二)两者合作缺乏实质内容
        在家校合作中,两者间并没有制定出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的规划。虽然学校与家长间建立起了合作的关系,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并且大部分的学校只会通过举办家长会的形式让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家长会也是很久才会举办一次,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效果。
        二、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中的作用
        (一)利于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保持统一
        在初中阶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利于家庭与学校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保持在统一标准和要求中。同时还能够使得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校学习、思想以及表现情况等,老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情况,以此在家长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商议出最利于培养学生们德育方面的措施,促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保证德育教育方法更加的科学合理
        在初中这一阶段,学生们的思想及行为都还处于一个未成熟阶段,他们的身心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若要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以规范他们的言行和思想,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联合起来,相互促进也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德育教育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促使德育教育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取得好的德育效果。


        (三)能够形成强力的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这一方式能够使得初中德育教育更有规整性,通过老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合力,两者相互监督、促进,避免社会中一些不良、不健康的事物及思想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三、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中的具体施展措施
        (一)构建一个家校合作的平台
        为了能够在初中德育中发挥出家校合作的真正作用就需要构建一个家校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促使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从中营造出一个好的沟通、交流的氛围。在现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要懂得利用新型事物,以此来加强两者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通过信息技术也更有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于一些留守儿童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促使他们得到好的德育培育[2]。
        比如:老师和家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QQ或是微信这类的软件建立联系群,让班级中的家长与老师在这一联系群里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群中老师可以为家长们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资源和建议,以此让家长引起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并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另外,老师和家长也可多加展开怎样更好的进行家校合作对学生们的德育思想及行为进行培养的讨论,最后由老师做一个总结和归纳,以此来促进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老师和家长在群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互补的过程,相互可以借鉴好的教育方式方法,以此促使相互间得到提升。而且老师和家长也能够通过联系群第一时间获取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进而对其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引导。
        (二)家长和老师地位上要平等
        老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及言行,要将自己的位置与家长所处的位置放在同一线上。若老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态度生硬、神情傲慢、一副好为人师的模样,那么往往会使得家长处于一个低于老师的位置,会让家长生出不满,老师和家长之前就有可能会产生矛盾,无法正常进行交流,这样的情形就会导致无法继续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老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认识到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自己与家长是平等的,只是视角与场合不同而已,不能因为学生在校表现不好而去批评家长,而是要积极与家长共同找寻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会产生好的效果[3]。
        比如:当班级中有学生在思想及行为上出现老师单个无法解决的现象时,像是出现打架斗殴现象时,老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私下里进行沟通交流,将学生们近来在校的行为及思想方面向家长阐述清楚,询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是否也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若出现了,那么就和家长一起沟通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倾听家长对此的看法,从家长的言语表达中去发现学生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然后在家长表达完成后在平缓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和家长商议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思想及行为走向规范,由此使得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发展。
        (三)加强优秀德育资源的引入
        家庭教育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极少的,这就会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此,老师要加强对优秀德育资源的引入,积极与家长们一起共享这些优秀的德育资源,通过家长学习、掌握这些优秀的德育资源就可以弥补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不足,接着再配合学校教育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们得到好的发展。当有了优秀的德育资源之后,家校合作还需要具备一个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两者互助来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家校合作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及思想也才能得到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中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构建家校合作平台、老师和家长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以及引入优秀的德育资源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培育,在家校合作共进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行为朝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云. 论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中的作用[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1):17-17.
[2]曾小敏. 浅析初中生家校协同共育的开展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8):359-359.
[3]马卫锋. 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8,(6):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