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胡福永
[导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
        胡福永
        徐水区高林村镇高林村小学 河北保定  072550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不应仅仅是对技术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对于德育的培养。应该以培养出有理想、有抱负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教学中的每一个学科当中,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融合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德育融合;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好的意思是,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从知、情、义这三方面来培养一个具有整全人格的人。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的关键时期,也是帮助同学们形成自身性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通过将立德树人贯穿在整个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而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更加利于同学们建立完善的人格,小学任课老师应当重点把握小学阶段的教育关键期,通过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课堂当中,从而为同学们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更是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部分老师由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不仅影响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而且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任课老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老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专注力,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被广泛运用。这不仅影响了同学们对新鲜事物的判断能力,也使同学们无法正确的建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加强同学们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应当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道德体系,从而为同学们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根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任务,在对中小学生的教学课程安排中,仅仅依靠思想品德课上的课程学习是远远达不到“德育树人”的标准,因此,需要学校各个学科的任课老师将品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技术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任课老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立德树人”的内容,将德育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1合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当中,有很多重要的元素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借助这些有利因素向同学们传达德育观念,比如:在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时,可以介绍我国早期的计算机发展历程,通过对比中外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了解到我国的计算机水平与国际计算机还存在差距,通过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中的不足,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提高我国计算机水平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在教学的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向同学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意识到其中的道德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价值观导向的相关问题,使同学们正确的看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通过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内容,扩展同学们的思维,帮助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通过融入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同学们体会生活中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学习知识的态度。
2.2同学之间搭档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合理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给同学们创造共同学习、共同合作的机会,通过同学们建立互帮互助小组,在帮助同学们学习的情况下,建立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在互相指正错误的过程,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感。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程度将学生分为四到六人的学习互助小组,通过讲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方法。并且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进行技能比拼的方式增加同学们的探索欲望,在小组准备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谈论,相互启发,通过激烈的头脑风暴,帮助同学们的思维进行有效的拓展,从而更好的培养同学们的思维创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使同学们产生合作的关系,培养同学们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通过比赛的方式,使同学们产生一种竞争的紧迫感,从而产生集体荣誉感,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同学们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在竞争过程中,也将德育教育自然渗透其中了。
2.3从教学细节中延伸德育教育
        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课堂内容的布置。比如:在学习制作电子贺卡的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中秋节快到了,同学们都准备贺卡了吗?通过讲解纸质贺卡和电子贺卡的区别,激发学生制作电子贺卡的热情,通过彰显电子贺卡的种种好处,进而激发学生制作电子贺卡的兴趣。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也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其中,通过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从而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将德育教学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当中,促进同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总结
   结合上述分析,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有品德教育的意识,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决定了他的一生的行为规范。因此,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这并不只是某一个老师应该做到的,而是应该所有的任教教师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时刻贯穿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地教学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培育一个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夏永琼. 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10):86-87.
[2]吕忠明. 刍议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7):156-157.
[3]田勇. 课堂提效果,德育结硕果——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 小学时代, 2020,(15).
[4]刘庆华. 刍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与措施[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13(28):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