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张红林
[导读] 作业是教师检查验收学生课堂学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其也一直沿用至今,被大众所接受并认可
        张红林
        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摘要:作业是教师检查验收学生课堂学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其也一直沿用至今,被大众所接受并认可。其中,以数学这类计算型学科为例,课后作业更是显得效果明显,此类科目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及做题手段较多,也是源于“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作业便是巩固所学知识,牢记方法用途至关重要的一步。再加之高中学生课业繁重,若课后不加以联系,知识的遗忘这一点也困扰着许多学生。因此,精妙设计高中数学作业便更显重要,不可或缺!
        关键词:数学;高中;作业设计
    高中这一阶段,是许多学生的冲刺点,经历了十载寒窗,只盼着一朝成名,因此,其中举足轻重的数学更是颇受关注。而学习数学常常面临一种窘境,“一讲就懂,一动笔就不会”。这也正是由于课后训练地过少所致。课后作业便能巧妙地弥补并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作业的反复练习加深巩固,一些方法便能烂熟于心,等到考场中也是满面春风,睥睨群雄,便可一举成名天下知。本文就详细探讨一下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
        一、难易适中,选题恰当
    设计作业,要根据所学侧重点的不同来严格区分,合理设计,不可难度过高,好高骛远,也不可过于简单,浮皮潦草。应用心去体会并认识作业,认真对待。教师可自己将知识点加以梳理,融会贯通。然后在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度上,选取合适的内容,辅以认真地权衡,方能选出最为精华的一部分,也是最能提高学生水准的知识,作为最终选定的作业。【1】
    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集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必要的简单题目辅以铺垫是不可缺少的,如集合{0,8,9,6}中,有多少个元素,这类题目能够让学生掌握“元素”这一定义,显得十分必要。但此类题目也只是初级的认知阶段所需的题目,其他的题目需要有一定的难度提升,让作业的难度呈阶梯状提升,如子集的计算:2n;真子集:2n-1,这才是一份作业真正的意义。由易入,(集合中有几个元素)不会让学生觉得吃力,反而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后面设置一些难度较大题目,(设集合A={x|x-1/x-2≤0},B={x|x>a},若A不属于B,则A的取值范围是?)便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挑战,学生也会受到激励,在此刻苦钻研,讲方法一遍遍测试使用,从而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目的,真可谓事半功倍。


        二、分层设计,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量与难易程度肯定有区别,此时教师不应该浮皮潦草,一份作业了事,更应借助这一点,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的作业,这样,既不会挫败一般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也能让学习卓越的同学静下心来,杜绝浮躁,最终达到这个班集体正题向上的效果,而不是为了扶持后进的学生,而忽略了拔尖培养优秀学生,或者,只注重火车头的动力,而忽略的后面车厢的实际情况,以上两种做法,均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2】
    比如,在学习“空间立体几何图形”这一部分时,要将组成复杂,计算困难的题目留给更有能力的学生去应对,以便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斜多边体,复杂组合图形等,”这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不适用于所有学生,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侧重学习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将所有容易题的分数全部拿到,也是不容小觑的一部分。面对自己过于复杂的题目,学生也只能趴在那浪费精力,甚至培养出“抄袭”等恶习,与其这样,还不如将题目分开设立,因材施教!这样,最终所取得的成果便是整体提升,各个层次的同学也都能熟练掌握自己所必备的知识。
    三、趣味设计,积极接受
    学生们对于作业最直观的认识便是任务,累赘与压力,事实也正是如此,作业任务繁重是学生确实喘不过气,作业内容枯燥无味时,学生确实烦躁难耐,但万物不能一概而论,没人规定作业一定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可以抽选同样难度的几样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体会到当作业主人的乐趣,抑或是设定不同的作业规则,从而使作业不再是苦恼的象征,让作业中的些许乐趣被无限放大,学生也更乐于接受。【2】
    比如,在学习“椭圆的曲线方程”这一章节时,便可找寻不同a2,b2的椭圆,让学生自己选择,更喜欢做哪种类型的题目,也就是列举各种各样的椭圆(即在x2/a2+y2/b2=1中,改变ab的值),使作业也变幻莫测,乐趣横生。再好比c/a,也就是离心率,大可不必单调无聊的去死记概念,若是这样:c和a好比一对恋人,当二人无限接近快相同时(二者一样,c/a为1),这时两者便结合在一起了(当离心率约接近1时,椭圆越扁,二者越近,最终无限接近)。诸如此类的作业小浪漫,让学生得到的结果有特殊含义,如此这般,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一贯顶着枯燥乏味骂名的作业得以正名。
    总之,作业是知识的另一种载体,通过作业,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学习技巧与解题方法,可谓学习质量的“担保人”,教师通过合理地设计作业,便可让“高中数学”这一唬人的名词变得极富吸引力,从而能够攻克这一学科中的难关,让学生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成绩,而且不需要整日在作业繁重的高压下生活。做着教师精心选取的作业,而且是适合自己的题目,更何况有了乐趣的陪伴,这样的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付长龙. 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 No.626(36):96-96.
【2】邵传经. 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的优化策略[J]. 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中),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