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华
重庆市辅仁中学校 重庆 400022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小组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就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分组,结合数学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交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基于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引 言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目的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掌握知识;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数学课堂上时,教师也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方法,辅助合作学习的开展。
1 结合数学课堂目标,更新数学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也需要进行改革,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而小组合作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效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加强对小组合作的重视,对学生采取合理的分组指导,优化小组合作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实现共同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在情境中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可以互相交流,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对于一部分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通过探究讨论、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对于相对复杂的学习任务,仅以口头的形式进行讨论,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出最正确的答案,为了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情况,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情境,然后组织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作。对于学生来说,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其了解数学知识适合应用的具体情况,还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积极探究这一知识是如何应用的,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境中合作不仅适用于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也适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利润”这一部分知识时,学生需要在了解利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问题,正确计算出利润的结果。本节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为重要目标,学生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为了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情境内容的演绎,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公式的基本应用,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创设文具店计算年终总利润的情境,由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文具店的合伙人,共同根据销售数据进行利润的计算。
3 联系教材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不仅仅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所有问题的根本来源,就好比盖房子,只有努力先将地基打好,才能够把房子盖好。要想在小组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学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全面发挥发展,进一步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讲解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部分习题,分配给各个小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研究、学习、讨论,不同能力的学生也会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再比如,例题:“已知6x+y=8,当x取2、3、4时,y的值分别是多少?”教师要学会做适当的引导,提前设置好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更快地解答呢?教师给学生留出时间,先自行思考,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最后各小组轮流发言,把自己小组总结出来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同时聆听其他小组的结论,对比自己的想法进行完善。其实,小组教学就是一个从思考到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单单是自己坐下来思考,结果一定是有所欠缺的,但是如果大家齐心协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众多想法聚集在一起,就会将答案变得更加完善。另外,教师绝大多数时候只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而小组教学的优势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来,大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问题来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
4 丰富合作结构,助力发展
传统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比较刻板,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展开合作交流的活动,以至于长久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进行自主思考的能力,形成一定的依赖感和依赖心理。而数学学科是一门强调独立思维的学科,所以,在合作中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因此,在实际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应当添加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环节,使得学生在拥有与小组中他人进行交流机会的同时,也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中,当教师分析了基本教育内容包括“平行线的几种判定方法”后,教师基于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明确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内容。随后,教师先为学生预留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时间,展现自身的数学思维,以及自己对《平行线及其判定》中知识的认识情况。紧接着,教师再为学生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思考的成果流利地展示给他人,以便学生在交换彼此思想中,形成共享思维的氛围,共同探究本节课的问题。待学生彼此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设计独立思索的机会,让学生对合作讨论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学生基于这一过程真正地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这门学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应该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今,合作学习是一个大趋势,教师应调整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被动学会转变为主动去学,打造以流畅、开放和合作为特点的数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王晓冬.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1)
[2]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朱兰香.考试周刊.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