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茂
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马蹄小学563111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现成的教学案例较少,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自觉根据不同知识,不同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有效地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教学。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引言
“综合与实践”由课外进入课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故而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可由学生自主决定。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部分学生在综合运用能力上有一定的困惑。基于此,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专业课程内容而制订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实践与综合运用”便是其所提出的四大领域之一。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够加强学生在活动当中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传统课堂的封闭性,通过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改变了传统一刀切和灌输式教育模式,有利于在活动当中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自我价值。学生在活动当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独立思考与判断当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通过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降低了教学与学习的难度。
二、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活动与生活的关联
实践活动与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很多实践活动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更多地重视实践活动本身,而忽略了其与生活的关联。实践活动与生活的割裂,使学生难以借助所学内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不足
小学教师要想良好地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法,就应当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具有科学性的强化,但是现阶段还是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比较差,尽管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教学活动了,但是还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与探索,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使用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个别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和喜好进行分析调查,不能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从而缺少针对性。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动手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具象的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也能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提高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适当的引入一些实践教学,为了使学生们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和操作,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比如,有一个超市在进行抽奖活动,商场的工作人员让顾客在箱子里摸球,箱子里有4个黄球和3个白球,摸到黄球则意味着中奖了,顾客在摸球的时候会有哪些可能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同进行猜想和实验,并制作出摸球情况的记录表。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和猜想假设之间的不同,进行讨论,得出摸球颜色可能性的结论。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代入角色,想象自己是其中一个顾客,那么自己中奖的概率有多大?让学生探究如果抽奖收费,中奖的概率高低?值不值抽奖?进而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融入生活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增加学生的综合实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数学为基础,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依托立足于本学科的教材知识和能力培养,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实践活动发挥最大的优势和价值。只有充分尊重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才能够让实践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在进行“制作尺子活动课”,我们先展示了制作好的尺子,美丽漂亮的尺子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想不想也来做一个,迫不及待的学生早动起手来了,激发学生展开互比,比比谁的作品最有个性,结果学生一个比一个做的夸张,做得漂亮。学生用自己制作尺子进行实践测量活动,情绪高昂,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三)借助小组活动学习,培育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对于合作小组的合理划分,也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在综合实践活动当中,很多任务单纯依靠学生的个人力量通常难以完成,而通过多人之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强大动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所不同,教师在对其进行分组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保障分组的合理性。在小组内,根据其个人特点明确职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小组当中获得进步与提高。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和解决,并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从而转变学习思路与方法,同时增强在活动中的参与度。
(四)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从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来看,其致力于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养成。作为小学生群体而言,其思维较为活跃,如若仅仅依靠有限的课上教学时间授课,则不利于其思维的发展与进步。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价值的前提之下,依托此种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使学生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创新思维养成的目的,这样将确保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地养成,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当中受益无穷。举例而言,笔者曾经组织班级学生合作讨论生活当中的平面对称现象,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观察和搜集资料,以便在课上合作学习环节能够更好地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最终的合作学习活动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深入其中而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并且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和拓展。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为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杜瑞琼.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写算,2019(36):130.
[2]单卫静.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索[J].小学时代,2019(35):27-28.
[3]王凤鸣.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12):48.
[4]吴銮烟.学生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20):168-169.
[5]张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