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培养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魏小菊
[导读] 应用意识是应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拥有应用意识,才会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魏小菊
        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魏家庄小学 741200
        摘要:应用意识是应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拥有应用意识,才会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学习数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新时代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前言
        《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为人人”的理念,强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遇到问题时才能下意识想到用数学规律、数学定理、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应当创新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数学教学活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不断获得应用能力的发展。
        一、借助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关键在于“用”,而用的前提是知道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什么?换言之即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具体应用,让学生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也就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好不过。所以,通过创设多样化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之中尤为必要。?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相关内容是,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要求学生模拟文教店买文具用品的生活场景,请学生分别扮演购买文具的人、收银员,体会人命币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人命币与计算之间的关系,同时不断激发学生数学探究欲望。?
        又如,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内容时,可为学生创设一个现场指方向的情境活动:教师提前选择一个位置站好,询问学生:我在你的什么位置?学生答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在XX的前面?在XXX的后面?答案为什么不统一呢?接着请一位学生站在我们的位置观察,说一说原因。借此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终发现:参照物不同,方向就不同。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再换几个位置,让学生说一说。最后再出示一幅地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上的标志物,找出标志物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同桌检测是否说准确。借助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了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改变练习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练习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实现巩固复习、拓展延伸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数学练习题就是单调枯燥的计算题、应用题,“硬邦邦”的数字和文字,不仅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严重制约学生作业积极性,很多学生甚至应付了事,对待作业态度消极敷衍。

鉴于此,我们不妨创新作业方式,改变作业内容,尽可能给学生设计一些贴合生活实际的作业,让作业既有趣,又有生活味,还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教学完“面积”这一内容后,可增设如下练习题:①从中国地图中你可以看出我国哪个省的面积大一些吗?②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需要多大的草坪?接着看似简单的练习题,加深令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意识地设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相关习题,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小事形象生动地诠释抽象概念,让学生看到数学概念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逐渐养成应用数学知识的良好意识。
        又如,教学完“营养午餐”这一内容后,可以请学生调查家中午餐的菜谱,评价午餐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并向父母提出你的建议。这一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直接的生活问题,教学结束后,再鼓励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完成一个调查类作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应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运算思维。
        三、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说千遍不如做一遍”,“知行合一”才是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培养小学生良好应用意识,不能单靠课堂的理论教学,更应该让学生真正去生活中实践,去体验,去应用,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广大数学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调查活动,以此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教学完“统计”这一内容后,可要求学生调查班级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以周为单位,要求学生统计分析全班学生一周零花钱及其具体使用情况,分析出零花钱消费最多的物品。又如,鼓励学生周末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选择一个十字路口,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负责统计没半个小时路口人流量;一人统计行车数量;另外一人统计红路灯间隔后交通堵塞情况。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统计,分析该红绿灯路口设计是否合理,适当提出自己的建议。借此方式锻炼学生实践调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也激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让学生真正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
        当然,这样的实践调研活动不是随时都能开展的,这也需要我们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设置,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在开展实践调查活动的安全性,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学以致用是教学最本质的追求,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数学教师应该将教学立足于课堂和教材,延伸于课后与实践,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学生应用意识觉醒的地方,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当然,上文谈及的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教学方法乃经验之谈,更多相关教学策略有赖广大数学教师持续挖掘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施雁飞.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1):82-85.?
[2]顾圆.培养应用意识,提升数学教学实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57.
        [3] 王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15(06):392.?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