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桂芬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 海南海口 57020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当前的教学之中,已经逐渐抛弃了满堂灌的情况,但是对于一堂课之中的教学效率提升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方式,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之中,导学案成为了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引言:导学案是一种备课方式以及教学程序,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频率比较高,通过导学案,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有非常大的提升,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之中,使用导学案成为了非常常见的一种手段。导学案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可以对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这样科学分析教学的过程,让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加合理,同时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其次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进而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最后就是使用导学案,可以让课堂的结构更加清晰,教师在其中的教学层次更加分明,进而提升了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
一、问题驱动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问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彻底掌握知识。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之中,也需要增强问题的引导,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知识进行搜索以及处理,进而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了。所以在当前的导学案设计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而提升导学案的设计工作:首先就是结合兴趣,设置一些入门级别的问题,最好能够和以往的知识进行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学习提升。例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红有一箱子苹果,一共有六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可以得到两个苹果,那么小红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好处,在问题的设置之中,首先是一个分果子的问题,其次就是这个问题本身的计算并不复杂,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运用自身加法的知识进行解决,最后就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学具操作实现,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会出现超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其中,进而引出乘法的含义,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这样的做法好处有很多,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当前的学段,问题的设置不能够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否则会造成学生无从下手,自然不会沉浸在知识之中。其次问题的设置是需要引导出后续的知识的,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而是需要对后续知识进行引导,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好能够和日常的游戏以及一些吸引学生的元素进行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二、情景型导学、让学生趁机沉浸在学习之中
情景教学是当前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情景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是在情景教学之中,往往会采用一定的情景设置,因此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就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多数是较为直观的学习方法,因此通过情景教学,可以充分符合当前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后就是情景教学之中,可以涵盖很多的知识,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厘米、分米和米》的时候,学生对于这些长度单位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是机械性记忆这些长度的单位,但是没有达到具体理解的程度,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情景: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找出相关长度的学具,并且寻找几个学生进行配音,让“厘米”“分米”和“米”这三个单位进行对话,对话内容可以是三个单位对自身的应用范围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既生动,又能够充分体现其中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直观对其中的知识进行掌握。不仅如此,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这些单位的应用范围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甚至在情景的末尾,可以加入一些问题,让学生对这些单位的使用进行拓展,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掌握这些内容。
因此在当前的情景设置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情景需要容易搭建,情景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在情景搭建的过程中,不能够喧宾夺主,情景的搭建也以简单为主。其次就是情景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体现,始终记住情景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最后就是情景需要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待问题,因此需要直观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激发自身的学习手段,让教学可以更有效的实施,同时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以及理解,最好是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探讨式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导学案一般情况下,有着非常完整的体系,对教学中的每个部分都有相关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整实施导学案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探讨式教学,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这样的做法,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当前学生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则是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其次就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充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解,学生则是可以随着教师的引导深入学习。最后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相较于教师灌输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全面。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之中,由于该部分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将一个图形画在黑板上,并且将这个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别绘制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主要方向是一、图形经过了怎样的变化,才会变成现在这样?二、这种变形的依据是什么。三、这种变形是如何进行的。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尤其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需要让学生抽象进行思维,因此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容易出现失误,这个时候知道正确答案的学生可以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讲解,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交流,从而让问题能够更容易解决,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轨迹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概念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提升对知识的了解。
这样的教学,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并且深入进行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主动接收知识,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之中,导学案的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增强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党志珍.巧设导学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内蒙古教育,2020(15):38-39.
[2]胡金晶.巧设导学案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普童话,2019(44):83.
【作者简介】麦桂芬,1982年9月,女,黎族,海南省东方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