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兰
(四川省阆中市实验小学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善于鼓励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和享受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措施
一、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语文阅读感兴趣时,他们也会积极参与阅读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主动创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轻松、幽默、有趣的课堂氛围下,不断激发探索学习的兴趣。例如,当老师讲解课文《黄山奇石》时,为了将徐霞客“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一感叹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放映“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黄山奇石风光图片,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自进入到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情境中。且由于低年级学生很难根据课文的描述直接形成对“黄山奇石”的印象,这些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黄山奇石不同形状的特点。同时,在图片呈现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相关句子,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将自己想象出来的石头的样子与课文中描述同一块石头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对阅读探索的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要我学”转变为新的教学课堂上的“我要学”。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激发探究学习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最适合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学习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合作、竞争、探索中聚集学习动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完《鲸》的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以“鲸鱼”为主题,分组参加相应的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速答题、必答题、简答题、写作题等不同的问题类型,要求所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小组内部分工明确。在必修题中,如果有小组成员的答案不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成员当场补充。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充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自己后续努力的方向,也可以看到去别人的闪光点,善于向别人学习。在小组完成相应的写作问题后,鼓励学生选择一名小组成员就写作内容进行演讲。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可以聚集自己的动力,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在合作中学习,突出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活动,利用好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
三、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质疑与思考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始。学生只有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大胆提问,才能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更大的创新和创造潜力。
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课文《七律·长征》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相应的预习任务。首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收集与长征有关的故事,上课前充分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其次,寻找毛主席创作的其他与长征有关的诗文,并将其内容与文章内容进行简单比较。此外,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记录困惑、不愉快或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预习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难题或独特见解,并为学生提供发现和学习的机会,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总之,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四、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过程,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的过程中探索学习,他们自然会喜欢这种方式学习中文,和学生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积极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经验,学生也可以感觉到更有趣的学习经验。这也提醒了广大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课堂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的应用,更要开始创造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乐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究中去。尤其对于小学学生,教师应结合其积极的个性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和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深入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课文《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验证课文中曹冲称大象的方法能否得到准确的大象重量。也就是说,学生可以用水盆做“河”,用小碗或深口盘做“船”,用土豆、洋葱、萝卜等常见的厨房蔬菜做“象”。鼓励学生用曹冲给大象称重的方法来称重。物品的重量。在这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自己对文章阅读的理解,并经过有趣的实践操作和探索,学生可以轻松突破课文《曹冲称象》的重难点内容,收获实际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高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25.
[2]周颖.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01):63-64.
[3]蔡玉洁.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孩子的审美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21,(01):65+67.
[4]王银女.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03.
[5]朱明清.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07.
[6]宋炳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A4):43-44.
[7]胡美惠.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江西教育,2020,(36):66.
[8]吴瑞芳.乡村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初探[J].青海教育,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