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王洪亮
[导读]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

        王洪亮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  山东潍坊 262100
        摘要: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被忽略。在“以生为本”理念下,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引导学生自主发掘语文课程的魅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坚持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时代性,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健全人格,进行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同时要将语文课堂教学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以更好地践行“生本课堂”;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融会贯通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人文底蕴。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受限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不足。再加上部分语文教师喜欢脱离课本教材,只凭借自己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完全忽略了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导致其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受到严重的忽视,从而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受到严重限制,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停滞不前。
(二)学生的文化传承有待加强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步,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学生去学习和传承。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入侵我国,很多高中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能够对西方的节日、典故如数家珍,学生的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不足。再加上发达的网络技术带来了很多的低俗文化甚至是垃圾文化,都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校园里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观点。同时为了应付高考,许多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是从考点的角度出发,对于考点以外的知识点只是简单略过,不仅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良好的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业,并在自己的学习和社区学习活动中利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自学的学习能力,开展自己的研究。语言是人类和乐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从可解释的角度进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语言的价值,将知识和技能、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充分落实“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语言教育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突出学生的地位,承担学生作为学习组织者、维护者和贡献者的角色。

此外,教师必须客观地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发现和探索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能够在当前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渗透,从而成功实现他们的目标。
(2)注意文字和发展精神能力
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阅读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初级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在课文中传授演示和思考技能来帮助他们,同时通过复制、写作、缩写、写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实践创新,提高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要多创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领悟与创新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人物心理变化。
(四)融合课外内容
在语文内容综合中,教师在考虑到教材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课外内容的融入。具体而言,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不管教材中的内容如何进行整合,内容总量都是有限的,所以,出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考虑,教师应当引入一些课外内容,并且,在引入课外内容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具体来说,第一,课外内容与课内内容的契合度,教师引入的课外内容应当与课内内容高度契合,起到深化学生学习的作用。第二,课外内容量,对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较大,过量课外内容的融入会加大学生的压力,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所以,教师应当控制好容量。第三,课外内容难度,课外内容的难度应当与课内内容相当,或者稍微难于课内内容,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磨炼,也不会让他们觉得太难而退缩。
(五)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语言课程中,教师应从头开始学习,开发新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上课不能太认真,也不能太热闹。最好的教学情况应该是教师的平等与和谐以及教师的积极互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对话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沟通和表达过程中,思想碰撞,产生心灵火花,创造新的视角,传播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向学生传达不同的声音或观点,使他们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比如,可以师生互换身份,让学生在台上讲所学的课程,教师在下面认真听讲,即使学生的说法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也不得直接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创造平等和和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此,老师不仅可以把学生评价为“好”,而且非常详细。例如,教师可以评论学生的解释:“他们在文学和民族精神、国家关怀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解释。“这种评价,不仅对学生,而且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心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为本,学为先,生本课堂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综合教学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运用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与技能,健全学生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需要拥有综合教学的意识,并进行详尽的综合教学研究。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更加多面与立体,同时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及语文知识面的扩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华.浅谈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9(36):131.
[2]鱼亚利.趣味良多,以生为本——高中语文趣味教学的途径[J].中华少年,2019(29):234.
[3]吴淑芳.以生为本还原自主——高中语文课堂要还原学生的自主地位[J].考试周刊,2018(58):56.
[4]韩信龙.以生为本,构建高中语文作文幸福课堂[J].教师,2018(13):45.
[5]孟智顺.试论“以生为本”教育核心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8(0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