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学困生”成因及策略优化研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孟佳佳
[导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知识输入的关键环节。

        孟佳佳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思源实验学校  4382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知识输入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也会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为此,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阅读“学困生”的成因及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困生;成因;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小升初的条件逐渐降低,所有小学毕业生都可以无条件的进入到初中学习。但随着初中教材难度的加大、学习方法的改变、教学要求的提高,导致一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进入到初中学习后,难以快速适应,进而沦为“学困生”。加强对初中语文阅读中“学困生”的转化,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加强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
一、初中语文阅读“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导致他们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自觉性较差,意志薄弱。与小学语文阅读相比,初中语文阅读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要求上都提升了一个难度,很多学生在阅读学习时会感到比较吃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学习精神,但部分学生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阅读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部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缺乏积极思考,对于不懂的问题,从不问究竟,马虎应付。这种对于阅读缺乏上进心、主动性和学习动力的学生,自然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三是学生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1】。初中语文阅读材料的系统性、结构性加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但由于部分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基础薄弱,且自学能力差,导致他们跟不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进度,进而成为“学困生”。
(二)客观因素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等客观因素也会对他们的阅读学习水平产生至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因素。由于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不注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量有限;二是教师因素。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但就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并未充分考虑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需求,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单一,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学困生”优化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学困生”普遍缺乏学习自信心,甚至部分学困生还有着较强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他们的这一心理,多给予“学困生”关注和呵护,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在乎,以此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的转化【2】。例如,在对“议论文”进行阅读教学时,分析文章结构是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将教授完议论文的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后,让“学困生”试着分析阅读文本的文章结构,不论他们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促进“学困生”转化。
(二)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
        学生之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接受和消化的知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那么必然会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难以消化,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跟不上教学进度,成为“学困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和进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3】。例如,在进行“名著阅读”阅读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优生和学困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学习目标。其次,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应采取差异提问的方式,鼓励学困生不断开拓思维,深化对阅读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以此来提升“学困生”的阅读水平,促进他们顺利转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转化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加强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65.
[2]涂玉霜.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浅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01):21.
[3]杨文生.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浅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8(Z3):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