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梅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西王褚小学 454000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识字能力和技术的掌握,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说,识字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基本无关,有时笔画较多的汉字由于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甚至更易识记。从认字与阅读的关系来看,“多认少写”可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学生提前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基于此,本文章对促进低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融合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融合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认识更多的字,才能更好学习。从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难看出,在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问题的出现影响学生更好学习。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接触到一些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结合前后文的意思分析生字词的意思,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每个组员都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就营造了一个很好的交际氛围,让小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不再害怕教师,同时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推动口语交际培养计划顺利进行。另外,扩词、编儿歌、造句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巩固了识字知识。阅读与识字学习之间有紧密联系,教师在了解学生识字学习实际情况之后,会发现学生识字学习的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也会出现快速遗忘的问题。所以教师利用多元识字教学法,应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识字学习水平。经过实践研究发现,阅读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且被动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基本环节,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将阅读与识字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各类文本信息内容有效应用起来,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体验感,以阅读促进识字学习的基本目标也能有效达成,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进步。
二、传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识字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第一点体现在学生对识字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的枯燥且乏味的,由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尚为较弱的时期,自身并没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再加上现如今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每个家庭大部分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中父母长辈对于学生的溺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消极和厌学的学习心理和情绪,因此这点问题和弊端对于教师开展语文识字教学有着严重的阻碍和消极的影响。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小学中,有部分老教师坚持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虽然在管理层面上看,这种教学可以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管理,但是,这种强制性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之情,变得更加抗拒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识字水平进步缓慢,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很难端正起来,最重要的是,学生会逐渐对识字学习失去兴趣,这种情况是教学过程中最糟糕的。因此,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三、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时,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这种情况下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到语文知识,使得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就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针对于处在小学阶段学生而言,识字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其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识字教学的培养目的,还是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都能够在大程度上获得提升,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印象,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的乐趣。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培养学生识字认字的能力
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识字认字是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是学生掌握书面语言、提升自身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并且还能够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汉字整体上都还是较为形象的,学生由于年龄、心智发展等因素的限制,不仅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且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也难以有效掌握和应用。在识字教学中,如若教师仅仅依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短期可能会取得较高的教学成效,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法提起兴趣,整体出现无味、枯燥的感觉,也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识字认字的学习成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培养着手,通过游戏元素的有效融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安排随堂练笔,强化表情达意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阅读的小练笔进行增加,以此对其识字运用能力进行培养。而在此项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随堂练习的安排不能过于表面形式化,而是需要自然恰当,形式多样。如此方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到字词的意思,才能在对学生词句的积累能力进行体现时,促进对其运用词语表情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写话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对自己所理解的相关字词进行运用。而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段,因为文本内容相较来说更加丰富,因而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对词语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字词量进行积累,才能使其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更加得心应手。另外,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时,不仅需要对其语言学习和理解能力进行训练,还需要对其利用语言的表情达意能力进行锻炼。如此方能在提高的识字教学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中,实现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推荐优秀的识字书籍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识字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识字竞赛,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师要培养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赛精神,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和学习态度。
结束语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识字聪明始”。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快速度,及早阅读。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识字观,增强识字教学的效率,做一名点燃学生语文学习之火的教师。愿本套教材所倡导的“语言实践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种子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真正生根发芽,香溢满园。
参考文献
[1]张春燕.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2):121.
[2]张吉祥.字里行间——浅析小学语文在阅读中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9(36):35+44.
[3]章婧.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J].江苏教育研究,2019(35):34-37.
[4]王凤云.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阅读教学关系分析[J].新课程(上),2019(11):44.
[5]赵琴.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J].新课程(中),2019(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