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芳
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02
摘要:阅读能力是架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介,因此,在各学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内容。小学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但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能从习惯养成、技巧掌握上大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绘本阅读
引 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到语言理解与应用,思维与审美等能力。语言是人类和动物区分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同时也作为思维和文化的表征与载体。它的本质就是音形义完美融合的一种符号。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利用语言这个系统实现表情达意,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还是建立于直观事物表征,在记忆方面的集中程度也不高,很容易因外界环境变化出现思维转移。因此,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训练,以及思维的初步建立与提升。阅读教学是学生开展文本深入领悟、语言知识丰富、积类与升华的关键方式。绘本读物在形式上以直观的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在表达上属于图文结合,这个特点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掌握语言知识,本文以小学绘本阅读为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教学进行分析阐述。
1 将绘本教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培养出来的。而且,想象力与生活经验有直接关系,经验越丰富,想象力越强。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基本是枯燥的文字,图片的占比少之又少。而今将绘本教学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为语文学习呈现一种新形式。小学生在图片的吸引下,可以对故事的发展进行大胆想象,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其想象力培养。
1.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市面上的绘本种类很多,其中很多是经典之作,出自名家之手,经历了长期发展,依然展现巨大魅力,被学生广泛阅读,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欢迎。绘本中,大量精美图画有着色彩、线条、构图美,故事情节也体现了语言及韵律的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成审美意识。绘本的种类繁多,内容也丰富多彩,包含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社会知识,也体现了人文情怀和道德品质。这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学生也感受到了世间的美好,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认知、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着积极作用。
2 绘本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方法
2.1 融入图画内容,加深知识记忆
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差,对文字感知力较低,通常都是在学习过后就有阶段性的遗忘。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课堂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在绘本里给学生呈现出来,对应文字让学生理解和认识,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首先,教师要设计好绘本内容,高度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和知识点,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阶梯式地学习,从文字的认识到理解再到应用,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和初步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春夏秋冬》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此种教学方式。在课前,教师要先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堂内容出发给学生设计好绘本内容,包括图画的设计和文字的搭配。在上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翻阅绘本,观看一些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图画,如春雨、柳树发芽、夏日烈焰、短袖、秋叶、果实、冰雪、暖阳等,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春夏秋冬的实景图片,并配上相关的文字,如“发芽”“开花”“秋风”“下雪”等,注意要由字到词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充分了解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和学习简单文字。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绘本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后,可询问学生春夏秋冬是否还有其他的事物特征,然后让学生试着画图或者写出文字,如有的学生画出棉袄的形状;有的学生则写出汉字“冻冰”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绘本内容进行应用练习或者补充,在扩充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记忆。
2.2 聚焦细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基本上小学绘本读物的故事性非常强,图画的内容在细节上的处理也是精心策划。但由于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各种能力的萌发时期,在开展绘本阅读上,很容易对一些关键细节忽略,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在以图画为主的绘本教材里,其封面和环衬、扉页等地方都有相应的图画内容,这些看似平常的图画都具有一定的内涵,图画里的线条、构图、色彩等都体现了作者要讲述的故事,图画细节也隐藏了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结局的各种线索。利用绘画方式来展现深刻主题是对抽象语言的有效补充,也是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阅读,进行语言知识学习的一种高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其形象思维的优势,往逻辑等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绘本阅读的教学里,教师应注重图画细节的教学,让学生对故事内在逻辑进行探索,提高学生语言上思维的发展,助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例如在《这不是我的帽子》绘本里,对于大鱼眼神的变化重点进行了体现,这个细节就是该绘本故事的焦点和绝妙之处,但在教学里,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忽视这个变化细节。所以,在开展该教学时,教师应将细节变化作为引导重点,让学生进行细节探索,让学生对眼神变化以及故事后续发展情节进行猜测,大鱼的帽子最终能否回来?学生对画面里大鱼前后眼神的对比分析与思考过程,增加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感。这种注重绘本细节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细节的把握与分析,寻找绘本隐藏的关键信息,帮助其更好的开展阅读。另外分析与思考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锻炼的过程。当绘本中隐藏信息被破解后,再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故事通过语言串联,能够让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和应用,特别体现在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上,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非常的有利。
2.3 重视绘本中的读写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提升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并且为实现两种特性的完美统一而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都是相互关联的,一般开展整体性教学。在绘本教学中,注重读与写的教学,有利于其他学科与绘本教学的融合,增强了绘本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为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将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落到了实处。
3 结语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纪绘本阅读教学,对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技巧及阅读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绘本阅读教学的新方法,为学生创造充满趣味阅读教学环境,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有效优化学生语文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例谈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有效性[J].翁曼姬.教师.2018(30)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运用绘本开展阅读的思考研究[J].吴楠.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