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在国家提倡生态建设,推行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核电站发电的模式逐渐普及。这主要是因为,核电站的发电量大,属于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核电站对一些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几乎为零。除此之外,核电站在合理控制的基础上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此,核电站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种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智能化的DCS(自动化仪表)设备应用到核电站中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而言,核电站DCS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策略是维持核电站平稳发展的基础。故此,本篇文章通过研究核电站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内外部故障的方式,对其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措施展开以下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其相关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核电站,自动化仪表设备,可靠性,维修策略
引言
通常来说,自动化仪表设备采用的是一种集中式管理、分散式控制的系统,其技术要点包括网络化技术、信息化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具体可以将自动化仪表当做在多种技术的加持下,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管和定时管理的系统。作为现阶段科技水平含量高的设备,自动化仪表能够满足当前大多数的化工和核电站生产需要。它可以通过实时管控的措施,对一些具有危险性和隐患性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和整合。并且,自动化仪表具有高智能性、安全性等优点,故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工和核电站生产的过程中。但是要明确的是,自动化仪表虽然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故障。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对自动化仪表进行可靠性研究和实施维护。
一、自动化仪表设备常见的故障分析
1.内部问题
前文已经提到,自动化仪表设备是智能化设备,其应用到核电站中是技术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体现。但是一旦其内部出现的问题,则会相应地影响后续的环节。其内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系统自身的逻辑故障。虽然自动化仪表是智能化技术,但是不是所有的智能化技术都是完善的,自动化仪表的程序系统本身就存在着逻辑故障和运算漏洞,在运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第二,系统端口链接故障。自动化仪表在网络信号的作用下,构建了基本的连接渠道。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一渠道是虚拟的,不与专门的机组进行连接。当外部的设备运作时,有可能会导致内部的虚拟化渠道消失,进而导致系统的端口无法连接,降低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2.使用问题
自动化仪表在使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往往不重视控制的关键点,面对紧急情况是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在核电站自动化仪表日常运维的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并不能达到规范、标准、制度化地进行操作,操作行为存在问题,程序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损耗较大。另一方面,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作业人员没有做到及时检修仪器设备,进而导致设备的主机和过滤网中有沉积物,进而阻碍了自动化仪表的运行。
3.外部问题
除了内部问题和使用问题之外,外部问题同样是影响自动化仪表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首先,当设备的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偏差时,程序会出现一定的变量,进而阻碍了自动化仪表的运行。其次,在处理自动化仪表的问题时,所涉及的故障问题往往存在于表面之上,对一些根源性的原因不会过多的分析,进而导致一些隐患点和风险点得不到控制。
二、自动化仪表的可靠性研究
第一,先进性。自动化仪表设备是在技术水平达到标准,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才能进行设立的。在高水平、新技术的加持下,自动化仪表也有了更多的发展途径和发展形式,可以实现系统互联和多软件兼容。
第二,经济性。从经济层面来看,自动化仪表本身的价格是不贵的,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格外突出的。现阶段的自动化仪表有国产和进口之分,进口的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随着扩大,核电站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作出选择。
第三,可扩展性。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已经开始迈入信息化时代。
基于此,信息技术的革新速度也开始增快,技术体系和框架的更迭次数频繁。而自动化仪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达到二次开发和多次开发,对保障核电站运维安全有着非常现实的实际价值,是提高系统稳定可靠的基础。
第四,安全性。自动化仪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相挂钩的,两者这件效益对等。在可扩展性的自动化仪表设备中,其安全性也随之提高,并且经过多次的技术革新和制度创新,其安全隐患也大幅度减少,系统选型的过程中也开始除去冗杂、强调合理性配置。
第五,应用性。从核电站的发展和建设过程来看,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存在为其安稳运行和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对核电站的可靠性而言,还是对核电行业的发展而言,自动化仪表的应用都带来了非常突出的现实作用。并且,现阶段的自动化仪表设备生产商,其开发和应用的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为自动化仪表设备应用到各类核电站中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核电站自动化仪表设备的维修策略
1.内部问题的维修
首先,在自动化仪表的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智能化程序和系统进行升级优化,进而更好地为设备运行和维修工作服务。比如说,核电站可以以季度为标准,每个季度都对自动化仪表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分析,对于一些异常将情况进行及时维修。
其次,在对系统端口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维修作业人员应对外部设备的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调节。比如说,在外部和端口链接的区域中,可以防止橡胶材质的垫板来减少摩擦和振动幅度,进而减少振动的强度和力度,以此来确保信息传递的渠道信号能够更加地稳定。
2.使用问题的维修
首先,要对检修和运行的数据进行备份。在日常的维修,或是季度整修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都应注意对数据信息的备份,便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以此来更好地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其次,要细化自动化仪表的维修等级。自动化仪表的操作是存在等级的,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递进式排查,重点分析越权操作问题,并将问题追责到个人。
最后,优化处理体系。在维修自动化仪表时,一旦发现了连带问题或是其他故障,一定要及时地进行上报,并按照处理体系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此来确保处理高效进行的同时,更好地排除故障。
3.外部问题的维修
首先,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要培养他们的专业化水平。比如说:提前进行岗位培训,在每次检修完成后要进行复查,采用接力排除的方式更好地掌握自动化仪表设备,进而为外部问题的维修提供依据。
其次,维修工作要结合应用情况展开。可以要求作业人员站在操作人员的角度上探究问题,或是站在体系的角度上抱我问题。这样的话,不仅能够确保外部的程序能够优化,还能提高实际的生产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核电站的自动化仪表而言,研究其可靠性和维修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故此,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自动化仪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维修策略进行问题解决,进而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核电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吉良.核电站DCS设备可靠性及维修策略分析[J].机电信息,2019(26):23-24.
[2]饶贤明.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维修[C]// 第一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 2011.
[3]于霖. 核电厂仪控设备可靠性分析-安全级DCS系统[J]. 中国科技纵横, 2015, 000(003):20-21.
[4]卢俊, 李逊存, 张涛. 核电厂DCS控制系统网络可靠性问题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8, 000(047):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