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业集团能源管理公司 天能电厂 新疆省 832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稳步发展背景下,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供配电系统综合管理有效性,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优质电力服务,成为当今社会探究热点问题之一。其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先进技术手段,在国防、农业、工业等领域均有所应用,是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等技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有实时高效、安全稳定等特点。本文通过探析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方略,以期发挥技术优势助推供配电系统稳健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供配电;问题;应用
引言
达到供配电系统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的目标,不仅需要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智能调控技术配合使用,还需要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使用状态实时监测,发现隐患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仅仅依靠传统的维护与检修技术手段并不能达到这一标准,新时期,必须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将人工检修维护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供配电系统控制,提升供配电系统使用过程中信息参数获取的时效性。
1、供配电系统现状
1.1维修成本大
供配电系统在运行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将面临着庞大的维修投入,设备损坏以及老旧更换都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因此,有关于供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中,会重点针对故障进行预防,降低故障维修造成的成本。供配电系统日常运行中会定期维护,检验系统内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设计以及元器件是否需要更换。庞大的工作任务量,要求供配电系统日常维护中提升数据信息监测的准确度,最大限度地避免系统使用中出现故障隐患,从而达到维修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效果。
1.2当前我国配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配电系统的技术人员主要完成二次保护系统的主要工作。其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自身综合素质,则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二次保护及正常运行,在配电系统的发展中,首先应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能够及时掌握全新的设备运行和方法,得以确保在电力系统出现紧急行故障时能够作出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指出若出现变压器声音异常或在正常工作负荷或者即使以正确的冷却方式前提下依然出现变压器以及电力系统出现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应通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排除安全隐患[1]。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2.1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降低系统相关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能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某些设备存在故障,此时,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系统能够自行进行诊断,然后将故障进行整理,并将故障数据传送给相关管理人员,于是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故障数据及时完成修理工作,可以减少维修人员去寻找故障的时间,从而提高设备的运作效率。电气工程属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共同决定着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设备出现问题,会对自身造成损毁,而且还会使得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2.2现场教学模式实施
对供配电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控制工作进行优化,智能电网技术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与电网控制技术,实现智能与自动化之间的结合,确保供配电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明确了供配电技术教学的目的,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由基于理论与实践促进的现场教学模式进行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法是指教员和学员同时深入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材料的调查和研究,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由以下四个必备要素构成:现场教学资料、教学场地、教学教师、学生[2]。
2.3现场总线通信
现场总线通信常用于设备智能终端之间或是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其优点是通信建设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良好的差错控制能力,同时支持多种布线方式,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缺点是系统信息集成能力较弱,系统开发性可集成性较差,后期维护难度大,适用于智能仪表等现场控制设备之间、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
2.4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闭环控制
通过分析Activiti运行过程并结合此运行过程的特点,我们可以针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建立一个闭环控制管理系统,而该系统又可以分为缺陷信息提取、缺陷点确认、缺陷处理任务分配、缺陷点管理、现场问题处理、已修正信息反馈、信息终极审核等多个部分。在这些部分当中,缺陷信息提取说的是这一系统能够自动提取故障信息或由操作人员从警告数据中分析得出缺陷信息,再由相关工作者将已得信息传递到缺陷审核部等待深入审核的一个过程。缺陷点确认是指现场工作者确认具体缺陷位置、分析缺陷成因、消除缺陷的一个过程[3]。
2.5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性
第一,自动控制功能。根据供配电服务需求自动开合电路,针对供电设备进行控制,以智能电网综合管理为例,技术人员根据用户耗电情况在非用电高峰关闭若干系统或可将有关系统内的电力资源跨区域输送至更需要的生产单位,在本区域用电高峰到来后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开启供电设施,疏通供电系统,满足人们用电需求,通过自动控制赋予供配电系统灵活性;第二,保护功能。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能甄别供配电系统故障,通过分析电压或电流圈定故障范围,配合运用自动控制功能及时切断故障部分线路与设备,避免故障环节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负面影响,有效控制安全事故,此时故障信息会通过网络传输至中央集控部门及运维人员手机中,为组织开展抢修工作给予支持,使技术人员能尽快排除供配电系统故障[4]。
2.6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是在供配电系统使用中,根据供配电需求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调控。自动控制能够根据控制系统中反馈的数据、电网中的动态用电需求,自动做出调控,避免资源浪费,也能提升系统控制的灵活度。自动控制保障了供配电系统在用电高峰状态下的供电稳定性,为用户带来更理想的用电体验。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的主要功能,应用过程中通过各项技术方法之间的结合,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全面管理。实现自动控制功能,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与供配电系统的使用功能充分结合,并掌握供配电系统在不同使用时段的特征。
2.7自动化电网调速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供配电系统中的自动化电网调速。能够根据供配电系统所覆盖的不同区域、人员密集程度以及用电需求量,对电网速度进行自动调控,这样既能够满足各区域的用电需求,同时也能避免供电过程中出现资源调度不合理,以及资源损耗过大的情况。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调速,是以计算机智能控制区域为枢纽。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到各类参数反馈后,对各地区的用电需求量在短时间内做出评估,最终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接下来的电量需求评价依据。供配电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隐患问题,会导致局部电网速度出现异常,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的电网调速,能够反馈异常问题,在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控制下完成复核状态监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配电系统中开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活动具有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节约系统能耗,持续革新该系统具有积极意义;技术人员还需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革新管控制度,敦促、指导、帮助技术人员科学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继而达到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综合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明.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12):120-121.
[2]郑军.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常见故障分析及运维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178-179.
[3]李光亮,束聪.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中的运用[J].科技风,2020(32):193-194.
[4]延雪飞,张伯宗.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外企业家,2019(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