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50028)
摘要:在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误差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安装过程不够规范、互感器合成的误差、现场检验工作问题、用户负荷产生影响等情况导致的,要想进一步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建议工作人员分别从安装、互感器、现场检验与生产消耗等方面入手,从而强化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其产生误差,充分发挥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价值。红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知名电力设备及服务供应商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电能计量、状态检修相关技术的研究,且投入大量资金,引进电能标准实验室、互感器检定实验室、高压电气设备故障仿真实验室、电磁屏蔽室、半消声室和光学等实验室等设备,以期能够进一步强化研发硬件条件,提高电能计量的研究水平,为电力企业提供更优质、可靠、精准的电能计量装置。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状态评价
1导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计量与电网的经济核算息息相关,也是精准化计算的重要依据,电能计量工作中,很容易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工作人员自身以及计量装置等方面因素,导致计量工作容易出现误差,对于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会极大地影响计量结果,出现误差,这样也不利于电能计量工作的高效开展,对电网的实际运行质量及经济效益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对于电能计量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误差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促进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及原因分析
2.1安装过程不够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安装电能计量装置时并不能够严格依照相关规范与流程完成作业,甚至一些人员只关注电表的运行情况,没有认识到电表选择情况对于互感器的误差,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电能计量装置在安装后不能够提供精准的检测数据,从而为电力企业的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关于电能表的误差,还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能计量装置的制造工艺误差,一些电力设备生产企业为了尽可能地追求经济效益,会选择一些不符合规定要求与电能表运行需求的材料,从而影响了计量装置的实际质量,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影响了计量装置运行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负载影响。在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参照使用标准,如果其运行环境中的测定电压超过了规定标准,则会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性。
2.2电能计量工作人员失误因素
首先,电能计量工作人员在对计量表具体数值进行核对过程中,出现的几率比较大,便会出现记录电量与实际计量值不符,存在一定的偏差,大于实际计量值时,会导致用户的实际用电费用大幅度增加,导致客户存在不满情绪,小于实际计量值也就是少算了用户的实际用电费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个别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比较差,在安装过程中,未根据规定要求完成安装工作,操作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出现错误。再者,电能计量装置的日常维修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可能出现故障的计量装置未能及时更换与维修,这样便会出现计量故障问题。
2.3现场检验工作问题
现场检验工作是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之前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检验出装置的运行状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的外部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温度条件、磁场干扰条件和湿度条件等,均会对电能计量装置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干扰其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如果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在众多外部影响因素中,对电能计量装置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三点:谐波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电能计量装置一般都是以合成波电能的方式运行的;开关操作影响;如果开关操作或者发生瞬时负荷变化,则可能会产生电能表复位,造成电能表死机;雷电影响,如果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遭受电击,则雷电会在电能表附近形成磁场干扰,损坏电能表内部的电子构件。
3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
针对电能计量装置(如图1所示)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可以分为部分评价法与整体评价法,其中部分评价法就是工作人员结合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二次回路、PT、CT等分别评价,充分考虑每一部分中部件的单项状态能量扣分情况,且将单项状态能量的扣分情况作为主要评价依据。整体评价法就是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运行转台记性评价,将之前的部分评价中最严重的的数据资料作为主要参考,如果判断其中任意一部分为最严重的的状态,则可以判断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为最严重的的状态。只有各部分评价均为正常状态,则整体评价的结果才可能为正常状态。
图1 电能计量装置图示
3.1规范安装电能计量装置
根据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之所以会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不规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能计量装置之前,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相关规程、规章和企业制度,充分了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条例,还要全面勘查安装现场,保证安装环境良好,整洁卫生,且做好防水与防尘工作;在安装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开展电能计量装置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措施,以此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可靠,为之后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3.2提升电能计量工作效率的具体方法
首先,一定要加大我国电能计量装置智能化的发展与普及,从而逐渐实现全国范围之内的智能化计量网络应用与发展,使得电能计量工作能够高效、快速进行,并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还应当不断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不断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质量和运行效率。其次,还应当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我国电能计量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还应当积极加强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不断提高电能计量工作效率。
3.3做好运行状态相关评价
在电力计量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其状态可以细化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工作人员可以分别从部件与整体2个角度入手,全面评价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且分别对电能计量表、二次回路、PT、CT进行评价,民却状态量值,然后对其进行整体评价。如果在评价的过程中出现局部异常、整体正常的状态,则需要以其中的异常状态为主要评价,以此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此外,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测电能计量装置,判断分析其是否存在故障情况,及时更换已经存在故障的零件,做好维修工作,优化电能计量装置整体性能。然后,工作人员要对二次回路引发的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进行补偿,例如优化电表零部件性能,提高零部件质量等,从而有效强化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准确性,为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计量服务。
4结束语
总之,如果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性较低,则其质量问题、安装问题、检验问题与线路问题均会影响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效果,不利于精准计量电能。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电能计量装置的有效性,建议结合红相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研究经验,关注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过程,探索装置状态,规范安装电能装置,明确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合理改造现场线路,以此保证电能计量装置数据的可靠性,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程瑛颖,杨华潇,肖冀,吴昊,姚陈果,李成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33(05):76-80.
[2]陈中豪.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及状态评价分析[J].电子世界,2019(08):57-58.
[3]李可.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2):122+124.
[4]张敏.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讯世界,2016(0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