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新
东莞市清泽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体系中,施工技术属于重要组成,施工技术对后期施工现场与建设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施工现场涉及到较多细节问题,确保工程管理与人员管理的有效性,能够顺利开展工程建设。本文重点讨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希望以此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数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较多。建筑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应当落实和执行工程管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从前期项目规划,到竣工验收,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成本,还会影响市场信誉度。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应当高度关注技术工艺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以此加强企业生产能力,还可以减少效益投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属于重要内容,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软土地基技术
建筑工程涉及到广泛的施工范围,施工建设期间会遇到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不具备抗压性与稳定性,且承载性能差,施工建设之前,必须做好专业化处理,以此保证地基施工成效。软土地基处理时,遵循土壤类型、条件、质地,合理选择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处理,涉及到电化学加固法、夯实法、置换法。在选择加工方法时,必须按照地基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化选择。
1.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建筑功能性作用强,可以提供工作与生活场所,所以在建筑施工中,电气设计的作用影响较大。在电力通路设置中,必须做好所有电路的接地处理,特别是高层建筑,应当保证每楼层空间充足,保障结构连接效果。电气设备连接,应当满足技术标准,充分发挥出建筑电气功能。电气接地设置时,应当加强建筑防雷性能。如果建筑遭受雷击伤害,通过接地线,可以将电流引流到地面,确保建筑外部形成防雷屏障。
1.3建筑防水施工
建筑施工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防水施工效果。水源属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必需品,给排水施工在工程建设中也比较重要。给排水系统施工效果,对建筑质量及安全影响较大。为了确保建筑防水性能,应当合理选择防水材料,科学选用防水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重点关注易渗透水的部位,加大防水保护力度。同时监督施工过程,做好质量管控,确保防渗漏施工效果,避免后续多次检修与维护。建筑防水工程必须遵循国家标准,注重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测,以此维护工程质量与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为梁板施工、钢筋、土石方等。其中,土石方技术比较常见,在建筑给排水工程、防水工程得以广泛应用。土石方技术,对工程建设质量影响较大,还会引发安全隐患。梁板施工建设过程中,极易出现模板质量不合格影响,极易引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还会破坏混凝土质量安全。在钢筋施工中,钢筋原材料质量不佳,钢筋施工工艺不统一,材料浪费,混凝土搭设不合理问题,都会造成明显影响。
2.2施工现场施工管理
在施工建设中,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也不注重施工建设期间的安全防范问题,未落实重要安全措施,对施工建设质量影响较大,还会造成工程建设进度不统一问题,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损伤较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开展现场施工时,未制定系统化管理标准,也没有明确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会增加施工计划、施工现场的差异,施工过程极易出现不规范问题,例如违规操作、脚手架搭设不合理,导致施工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3、注重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在工程建设之前,应当制定标准化施工方案。因此,开工建设之前,必须深入现场勘查施工现场,遵循勘查结果、工程合同、施工标准,制定标准化施工计划,同时制定优质施工组织计划书。在计划书编制中,包含工程概况、项目分工、建设进度、质量控制、意外事件处理等。只有制定完整的施工计划方案,才可以有效处理施工问题,维护工程建设进度。
3.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专业素养
在开展现场施工管理时,施工人员也应当参与管理,强化工程人员安全意识,提升专业化水平,才可以维护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按照我国施工标准可知,工程建设必须遵循安全原则,以此维护工程人员安全。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较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每一道施工环节。对于建筑施工部门,应当设置独立安全检查小组,检查施工每一环节安全,同时做好安全预防处理。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有助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性。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较高,能够保证施工环节遵循标准,使施工失误率降到最低,维护建筑施工质量。
3.3规范施工监管制度
施工企业应当制定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制度必须具备针对性,确保派遣专业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环节管理,制定管理标准体系。建筑施工属于大规模工程,人力、物力、资金投入较大,因此管理难度也比较大。施工企业不能受到管理因素影响,而不注重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免增加企业经济损失。多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多是因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所致。注重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可以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规范。
3.4实行岗位激励和责任落实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实现,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岗位落实激励制度、责任落实制度,属于高效性激励机制,可以将施工人员工作表现、薪酬福利结合在一起,利用标准化考核指标,全面考核施工人员工作成效与质量。针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应当及时给予物质奖励;针对工作失误多、态度不认真的人员,则应当做好惩处教育。通过应用激励机制,有助于加强员工责任意识,提升工作积极性,不仅可以维护施工质量与安全,还可以提升施工效率。
3.5施工现场技术的合理应用
在建筑施工期间,确保技术工艺应用的全面性,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开展:第一,严格审核和调整施工图纸,维护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全面性。按照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施工计划。针对技术缺陷与错误,必须立即纠正整改,全面检查图纸内容和数据,以此加强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第二,科学预算和核实工程成本,全面核实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同时分析施工建设期间的意外问题,以免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第三,科学检查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优化完善施工材料与技术体系,维护施工建设的有序性,还可以提升系统高效性,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第四,做好施工基础设施处理,科学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此外,注重创新新技术工艺。规划设计人员应当综合设计供暖系统、电气系统、排水系统等。
3.6注重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秩序,对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影响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做好安全教育,组织工程人员参与培训教育,及时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设置独立检查员,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不同岗位。在工程检查期间,如果发现施工人员不合理操作问题,必须及时做好整改与提醒。同时引入现场施工技术,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施工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建筑企业的建设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建筑项目完善状态,可以代表企业精神与文化。所以必须高度关注施工项目管理问题,通过科学化施工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和处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结构科学性,同时增加建筑工程投资效益,还可以确保施工企业具备充足发展空间,持续加强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潘万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居舍,2020,20(34):127-128.
[2]安忠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0,18(22):105-106.
[3]孙志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