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1期   作者:袁雷
[导读]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袁雷
        身份证:61042319860316****
        摘要: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园林;工程;运用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渐凸显水资源短缺现象,因强降雨而造成的内涝等现象,使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建设力度,就应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合理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有效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时,会出现城市用地紧张以及风景园林建设需求量过剩等问题,而借助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上述弊端和不足。
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指的是使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蓄水和吸水能力,让城市在面临环境变化时有能力自我调节和使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围绕水进行相关管理,例如进行吸水、排水、蓄水等功能的关联,让城市在雨季能够不至内涝,而是能将雨水保留住。通过调节城市的雨水循环来增加城市内部对于生态水资源的利用率。以此解决城市中的用水问题并且改善城市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从直观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最重要的是对于水分进行吸收和排放,能够主动解决城市中突发降雨,避免出现内涝的情况。海绵城市理论中所提出的城市园林内循环这一概念更适应于当下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能够有效增强城市对于自然情况的适应能力。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2.1提升降水的滞留性
        海绵城市需要具备渗水性、透水性和蓄水性,需要能够将降水蓄积起来。在市政园林的设计中需要对于园林内的植物数量和种类进行设计,选择根基滞留能力强的植物进行栽种。同时在园林内部设置地下储水器。也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增加园林内部水系的弯曲度,在人造池塘和湖泊的河岸上加建植物护岸边,增大湿地面积和绿地面积,都能有效增加市政园林中对于降水的滞留性[3]。
        2.2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是进一步充盈地下水,有效弥补地下水资源缺失的漏洞。而第二点则是对水资源的净化,能够有效地使得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第三点则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尽量减少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两个主要原因。还能够使得当地的危机后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市政园林建设的过程当中,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的理念,还可以使得城市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协调水资源的能力够出现明显改善,自然和环境的发展能够实现和谐统一。
        2.3有利于提升城市的魅力
        纵观当代全球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当属丹麦、瑞典这样的北欧城市。他们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健全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医疗体系,更是绿色生态的城市典范;全民倡导绿色出行,简约生活的态度和友善热情的市民形象都在不断吸引着全球人才前往学习甚至定居。可以看出,一个有着优质生态体系的国家对人的吸引力是惊人的。要达到如此的程度,除了国民素质的提升、国家对居民的引导,也需要园林景观专业孜孜不倦的工作与研究,逐步提升城市的生态格局。


3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维持原本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在生态保护基础上的城市建设意见,所以市政景观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生态性的体现是整个设计的重点。必须要维护原本的生态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的水体状态,在维持的基础上优化城市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以及排水能力。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理解,相关人员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建设标准进行制定,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在海绵城市的生态要求下进行的。对于设计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客观情况和地理情况都不相同,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应用结果的科学合理性,结合当地自身的条件基础进行海绵城市的设计。
        3.2市政园林景观中倡导下沉式绿地设计
        城市当中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性质的绿地,这是一个已经固定的概念,在对市政院内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进行设计,这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于城市的绿化率也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一个地区的绿化率,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阻碍,那么城市的绿化率如果达不到相关的标准,也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影响,在园林绿地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设置雨水花园进行雨水收集和雨水的利用。也就是说,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开发和挖掘的人工下凹式绿地,这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城市景观。
        3.3增加园林景观中透水性铺装材料的使用
        说市政道路的脱水性混凝土材料,以及多用于园林景观绿地的自然型透水材料和脱水性比较强的一些新材料等,包括多用于市政广场以及人行道路的陶瓷透水砖,这些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发现的效果比较好的,新型渗透材料运用,可以进一步减少城市当中雨水造成的洪涝灾害,也减少了灾害造成的各种影响。如果在进行市政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采用的仍然是以往的那些陈旧的建设材料,那么不仅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使得环境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新型的材料对于环境也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保护性的作用,所以在相关人员进行市政园林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新型材料的研究,从而有效减少这些材料造成的负面影响。
        3.4绿色建筑设计
        建筑物的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学会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原理在建筑物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为了得到最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在对整体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对现场周边地区进行勘察和分析,选择适合当地的建筑物,使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比如将建筑物的屋顶设计成绿化植物屋面或是设计立体绿化,这样可以减少建筑物屋顶的雨水流失量,节约水资源。这种方式可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原理有效应用在园林设计中。
结束语
        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应本着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规划中,合理且有效地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确保最大化发挥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优势背景下,逐步实现城市环境有效净化,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奠定良好基础。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优势十分显著,如热岛效应的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降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是其显著的优势所在,并且尤为重要的是在城市建设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对优化净化和提升循环利用水资源等作用十分显著,最大化节约了资源。
参考文献
[1]樊彦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100-102.
[2]张幸陈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设计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80-81.
[3]单淑斐.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析[J].居业,2019(12):12-13.
[4]郑苗苗.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17-118.
[5]杨宇.试析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25):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