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张玉斌
[导读] 初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心理水平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性,此时德育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然而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却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德育评估远远不如智育量化来的明显而容易,。一般的,班主任对于德育评估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基于此,将对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 张玉斌  邮编:271111

摘要:初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心理水平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性,此时德育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然而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却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德育评估远远不如智育量化来的明显而容易,。一般的,班主任对于德育评估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基于此,将对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展开研究,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有效性  对策
        对于一个班级来讲,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生的德育主要涵盖个人素质、政治思想、道德意识等内容。为切实提升德育工作中的实效,在日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原则,并借助多种教育措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
        一、转变班主任的角色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品德塑造者转变为学生德性生成的指导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具体说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确保学生的德性自我生成向着健康和正确的轨道发展,使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符合社会要求;根据学生特点来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解决学生在德性自我生成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发现、培养、唤醒、激发、转化和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使学生由没有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由不道德需要转化为道德的需要,由潜在的模糊的道德需要发展为现实的清晰的道德需要,由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为高层次的道德需要,由不自觉的道德需要发展为自觉的道德需要,由不稳定的道德需要发展为稳定的道德需要;在学生的价值辨析中不能保持价值中立,而必须立场鲜明,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反思与评价。
        二、完善班级管理
        初中班主任在完善班级管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拔并培养一批高度负责、具有较强管理能力且在班级具有一定威信的骨干力量作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助手,以帮助其保持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顺畅。其次,加强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让学生写出自己在某一阶段的短期学习目标、理想的大学或职业、爱好及优劣势学科,然后将这些目标编辑成表,教师和学生各保留一份,以不断鞭策学生向着目标努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要设立一个班级的总体目标,以保证学生在总目标的指引下树立集体荣誉感。再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设计黑板报,以提高学生绘画和设计能力,在班级展示栏中张贴励志格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在班级里摆放绿植,美化班级环境,上课前要求学生检查其周围卫生情况,并及时清理前后左右的垃圾,让学生在整洁、卫生的环境中,形成严于律己的品格。最后,建立民主化管理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日常违规记录,让班级纪律委员对所有学生的旷课、迟到、早退、缺席、课上睡觉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量化惩罚措施,教师在期末总结时,将该评比结果作为重要的评优指标,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民主。
        三、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1.班主任要关注和关心学生
        班主任要留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了解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德性自我生成提供外部支持。例如,有一位刚到我班的转校生,属于性格内向且胆小自卑的类型,在班上很少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成绩中下且没有任何特长,很容易被其他人忽视。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他虽然性格内向,但已经开始同熟悉的同桌讲话,有时还会露出微笑;他虽然看起来对任何人都漠不关心,但绝对不是冷漠自私(例如,班上有位女生因病呕吐,周围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捂着鼻子离开,而他却第一时间递给这位女同学一包纸巾)。


为了弄清楚这位转校生内向沉默且胆小自卑的原因,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多次谈话,最后发现可能是因为他左脸颊上有一块鸡蛋大小的黑斑(初中生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外形,这块黑斑可能让他觉得自己看起来很丑,所以,不愿过多地与人接触)。找到原因后,我在日后的班级活动中刻意进行了这方面的引导,比如,组织学生观看《阿甘正传》,让学生感悟身体残疾的人却能够做出巨大成绩;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独一无二的我”,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类似活动,这位学生慢慢不再那么自闭,开始变得有自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班主任要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并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对学生述说情况的倾听,远比对学生解释说教有用得多。班主任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并且不急于说教(记得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学生向我述说遇到的委屈或烦恼时,我会立刻找来当事人进行说教,这种做法经常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其实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就是倾听和一定的引导,少些说教可能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和信任。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班主任必须转变传统德育的观念,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进行德育渗透,在生活中进行德育实践,确保德育真正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四、加强德育知识渗透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德育中,班主任关注学生情感发展是提升德育工作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时,应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上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对班主任吐露心声。在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点:
        (1)全面了解,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对初中生的德育,应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才能策划出最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案。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需要教师及时交流并解决。而有效交流也会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与代沟,为班主任高效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比如,有一年五四青年节,学校要举办一场“文艺比赛”,当时我把报名信息转达给了学生,但是很少有学生报名参加。为了让学生积极报名,我和很多学生进行了交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不愿意报名的理由。在沟通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害怕参加比赛浪费了学习时间;有的学生害怕自己不能获奖而丢脸。在了解了学生的这些想法后,我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集体荣誉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精神第一,比赛第二”来激励大家。最终,很多学生都踊跃报了名,并且我们班还在比赛中获得了“先进班集体”称号。
        (2)以德正身,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很多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虽然都很重视教育方式与方法,但是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为学生树立很好的道德榜样,因此教育工作效率有限。因此,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教师应以德正身,以自身的内涵与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比如,班级有一段时间的卫生情况很糟糕,班内经常有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出现,并且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在受到学校批评后也没有明显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便采用了以身作则的方式,每次到班级中去,只要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随手捡起来,在全校的大扫除中,我总是挑选最脏最累的活干,一边干活一边和学生聊天:“大家看,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收拾垃圾也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我们都养成不随便扔垃圾的习惯,打扫卫生就会变得更轻松。”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在卫生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
        总之,德育工作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工作,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综合素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借助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帮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以正面思想与形象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从而不断提升德育工作效力,最终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辉: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刘萍: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生活教育,2015
[3]潘建华: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教师,20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