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詹金英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詹金英
[导读] 所谓分类讨论,指的是将事物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分类讨论非常重要,其能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直接列出解题的步骤,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得数学课堂更加具有活力。

陕西省镇安中学   詹金英

摘要:所谓分类讨论,指的是将事物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分类讨论非常重要,其能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直接列出解题的步骤,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得数学课堂更加具有活力。
关键词:分类讨论;高中;数学课堂;应用
        一、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渗透其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数学教师要打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的实际内容,从中提取关于分类讨论思想的知识点,更好的渗透和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划分和探讨,使他们了解明确的分类对象,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举个例子,在学习北师大版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其中讲述了关于空间物体的类别。为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和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这些图片:方便面盒子、纸杯、足球、电线杆、螺母、秤砣等。再让学生进行思考,对物体分类。促使他们根据物体的结构来划分,并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发现旋转体和多面体的定义。然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旋转体和多面体的不同点、相同点,以及结构特点。使得他们了解旋转体属于平面图围绕轴旋转而产生的几何体,多面体则是由棱、面、顶点所组成的,其特点是有棱角。再促使学生结合棱柱定义来进行分类讨论,将棱柱分成3种:正棱柱、斜棱柱、直棱柱[1]。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展几何结构特征的分类讨论,强化学生的认知,提高课堂效率。
        二、明确分类讨论的标准,确定数学知识的性质
        这里所说的分类讨论思想,指的是明确研究对象之后,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同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分类讨论所关系到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对所有的问题进行统一的定义。在渗透分类讨论之后,要将详细的分类标准作为参照,从而保障分类思想的运用发挥出作用。
       

        三、明确数学教学的重点,和分类讨论思想进行结合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并使其和分类讨论思想进行结合,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学生逐步了解分类讨论思想的内涵,将其运用在数学问题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举个例子,在学习北师大必修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便可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先询问学生:“圆和直线有多少种位置关系,你们可以说出具体有多少种呢?”学生们总结出了三种:相切、相离、相交。教师再问:“那么我们如何分类判断这几种关系呢?”有学生说:“促使直线方程
结合起来求解。若是有两个不一样的实数解,代表两者相交。若是有一样的实数解,则代表相切。若是没有解,则代表相离。”还有学生提出:“可对圆与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若是d>r,则直线和圆相离。若是d和r相等,则表示相切。而d<r,则说明两者相交。”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大家的想法都是正确的,解答的重点在于将圆与直线可能产生的关系进行分类,再逐步的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上面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思想方面逐渐的了解分类讨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四、重视数学知识的实践,培养分类讨论意识
        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意识。如果仅仅只是对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动手实践、练习,则无法对分类讨论进行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数学难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类讨论思想可使数学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更加形象和具体,促使学生快速获得正确的答案。同时,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这种思想和方法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初探[J]. 考试周刊,2021,(07):86-87.
[2]马春燕.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20,(42):148.
[3]赵寿忠. 探究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0):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