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陈小兰
[导读]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阅读水平,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经典读物,引导他们进行诵读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陈小兰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阅读水平,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经典读物,引导他们进行诵读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经典;课文;小学语文;阅读
        一、让学生在诵读古诗时,展开自己的想象
        很多古诗词都意境优美,为学生展现出了一幅鲜明和完善的画面。在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时,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将诗词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从而促使他们体会到经典诗词带来的感染力。
        比如在学习诗歌《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先要让学生对整首诗进行朗读、理解然后再促使他们大胆联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歌所表现的画面画出来。再对学生们所绘画的作品进行一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画中应该有蝴蝶,理由是不画蝴蝶怎么阐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应该有蝴蝶,因为诗中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时教师可提醒学生,诗歌中是“追黄蝶”。最后学生发现“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原因是由于菜花是黄色的,蝴蝶也是黄色的,难以分辨这两者,所以需要画出蝴蝶。但需将蝴蝶画在菜花丛里,这样才符合整首诗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方法,能促使学生对诗歌意境产生深入的理解[1]。
        二、采用正确的诵读方法,提升诵读的效率
        针对课堂内的诵读,教师要采取正确的诵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必须要把握语速、节奏、顿挫,熟读之后再让学生投入感情,从而对诵读的内容有所感悟。
        举个例子,在学习课文《景阳冈》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列出其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阅字典,也可询问教师。再找出其中的陌生词语,同样通过查询字典以及询问教师的方法进行理解。教师再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跟着读,并提醒他们体会其中的人物对话、动作等,将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在班上进行讨论和分析。也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你认为的武松打虎最精彩的部分。最后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协作,将课文内容排演成一出话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总结出武松的性格特点,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深入剖析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定向引导
        在语文诵读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对策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并且了解学生的阅读需要,给出定向性引导,从而帮助他们开展多元化的诵读。比如在学习课文《赶海》的内容时,很多学生都没有赶海的经历,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关于赶海的短视频。


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熟悉赶海的场景,并找出其中的经典语段。有的学生找出了这段:“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教师再让学生回答:“其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学生通过品读,总结出其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作者欢快的心情。通过对重点语句进行深入剖析,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也能在诵读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
        四、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时,教师也要围绕语文教学的内容,推荐一些与之相符的读物。从而对课文进行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自身的文化积淀,受到良好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学习课文《大还是小》时,教师可先询问学生:“你们想长大还是想变小?”有学生回答:“我想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自己赚钱了。”有的学生回答:“我不想长大,因为我长大了,妈妈就老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要孝顺父母,感恩父母,长大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时,教师再引出经典的《三字经》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让学生进行不断诵读,并且帮助他们翻译这段话的意思:“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孝敬父母,给父亲暖被窝。这是所有人都应该效仿和实行的孝道。”通过诵读这段经典,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以及情感教育,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定期考察诵读的成果,让学生写诵读感悟
        教师也要定期考察诵读的成果,检查学生的诵读效果,并且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单单只是开展经典诵读,更要注重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比如在平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为大家推荐自己近期所阅读的书籍以及刊物,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此外,教师也组织了各种诵读经典的活动,和学校共同协办语文诵读比赛。设置良好的诵读主题,促使学生自由的选择文章进行诵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所选择的各种文章以及形式,了解学生所使用的诵读形式,激发他们对于诵读经典的兴趣。最后,还要激励学生对自己所诵读的经典作品,写出相应的体验,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直观感受[2]。通过促使考察目标和诵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能强化语文诵读的效果。
        六、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但能促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能强化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诵读活动,除了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齐红. 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J]. 小学生(下旬刊),2021,(01):38.
[2]许万锣. 诵读经典,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素养[J]. 学苑教育,2019,(2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