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建设中英语教学一体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陈艳
[导读] 中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衔接点。但是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展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却显得越来越突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之初就表现出了对英语学习的反感和倦怠。为此,我根据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策略。

云南省建水县官厅小学  陈艳   654313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衔接点。但是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展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却显得越来越突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之初就表现出了对英语学习的反感和倦怠为此,我根据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英语教学  一体化  策略
        引言:小学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为顺利进入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国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现在就目前的农村英语课程开展情况来看: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英语专业老师紧缺,大多农村学校英语课的开设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英语教学五年级学生学习三年级的PEP英语教材,六年级学生学学习四年级的教材,升入初中后,学生直接学习七年级教材。然而,由于小学只是让学生对英语学科有初步的认识,上了初中英语知识内容增多,衔接出现问题,很多初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渐渐下降,还有厌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严重制约了英语教与学的整体发展。如何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是当今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直面研究的首要问题。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六、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年级英语在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式的差异
        从《英语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英语强调语音和听说,强调通过听说、认读、唱玩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这种简单轻松的学习方法,在初期对调动学生兴趣无疑是有效的,但长期下去,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面对大量的单词、语法、课文时,很难适应和接受,从而影响到初中英语学习的效果。
        2.中小学英语师资及课时差异大。
        小学自开设英语以来就一直面临课时明显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英语专业教师师资不够,教师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无疑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3.中小学英语教材差异
        现在就目前的农村英语课程开展情况来看: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英语专业老师紧缺,大多农村学校英语课的开设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升入初中后,英语知识内容增多,衔接出现问题,很多初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渐渐下降,还有厌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相互脱节,严重制约了英语教与学的整体发展。



        4.教学侧重点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听说能力,重视语音训练多于单词的拼写训练,致使小学生拼写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而中学英语教学侧重词汇、语法、句型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学英语教师就不得不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训练强度。中小学英语教学侧重点相差较大,在实际教学中有脱节的现象。 
        二、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策略
        针对以上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上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1.教学方法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相互熟悉英语教材及教法,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英语教学规律,明确中小学英语的异同点。小学六年级、初一年级英语教师要互相多听课,常沟通,了解彼此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为双方教师提供感性认识,圆满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过渡。
        2.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语言内容复杂,难度增大,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互相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了解教材中每一阶段的重难点,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后期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3.灵活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时既要符合初中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借鉴小学英语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选择真实地道、活泼有趣、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思路,完成小学英语到初一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4.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小学英语知识简单,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学任务后,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语音、语法、阅读知识技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师观和教学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小学英语教师应为初中教学做好的铺垫。
        5.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的提醒或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课后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并学会复习,课外学会阅读,教会学生应对考试的方法。英语教师要一环紧扣一环,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6.学习评价的过渡。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应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做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交流,及时了解对方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实现一体化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确保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顺利过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
[2]王电建,赖红岭《小学英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