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陈绿梅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未来学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育时期的重中之重。小学班主任一定要认真负责管理班级的这项工作,只有更加科学、更加实践的做好班级管理,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集体感和凝聚力。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兴趣。

广东省兴宁市佛岭小学  陈绿梅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未来学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育时期的重中之重。小学班主任一定要认真负责管理班级的这项工作,只有更加科学、更加实践的做好班级管理,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集体感和凝聚力。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关爱学生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业生涯当中的开端,其思想品德、个人性格、以及三观道德都处于起始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受到相关教师的关注与培养。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班主任的角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需要为小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小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中照明前进道路,指引正确方向。
        一、师生关系和睦最为重要
        要想做好班级管理,让小学生感觉到学校环境的温馨,前提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相处融洽。
        (一)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呵护与关怀
        有时候老师给学生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及时保护的小动作、一个小小的物质奖励,都足以让班主任这个角色带给小学生们与众不同的好感。小学生除了在家里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之外,其次就是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最长 。在师生之间漫长的相处过程中,班主任无论从生活方面还是学业的方面都要给予学生关心。以期末考试为例,班主任除了给班级学生们复习功课之外,还可以详细的告诉学生们考试规则和备考注意事项。通常期末考试的前几天学校会给学生放假,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这个期间要保证睡眠,注意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吃辛辣生冷食物,避免考试时由于身体不适的原因而影响考试成绩,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呵护与关怀。
        (二)班主任要包容学生
        小学生的情商与性格都在发展阶段,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成熟稳重,平时无论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学习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宽容。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2008年汶川地震,学校组织学生们为灾区捐款。班主任让班长负责汇总班级学生们的捐款,但是班里还有请假的同学未能交捐款,于是班长就将同学们的捐款暂时保管在了自己的书桌堂内。到了同学们课间操结束后回班级的时候,班长却发现书桌堂内的钱已经不见了,后来将此事告诉了班主任。以班主任多年的教育经验来分析,很可能是自己班学生做的。于是将班级的同学们都叫到了走廊,老师挨个去翻每一名学生的口袋,果然不出班主任所料,终于在一名同学的口袋里翻出了同学们的捐款。当天下午,这名同学去了班主任的办公室去向老师承认错误。班主任问他承认什么错误,这名学生说自己不应该财迷心窍,去偷同学们的捐款。这个时候老师说道:“原来是你啊,你要是不说,老师都不知道这钱是谁拿的呢!”学生惊讶的说道:“老师,您不是在我的口袋里翻出来了吗难道您当时不知道是我?”老师笑眯眯的说道:“我的确是在你的口袋里翻出的,但是当时在翻咱们班每一位同学的口袋时,老师都是在闭着眼睛。因为老师不想因此而改变对你们任何一个人的看法,也不想知道是谁做的。对于老师来说,你们任何一位同学都是好孩子。”对于这名学生来讲,这样的方式要比当场戳穿他好很多既没有给这名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又没有让他当众感到难堪,更能让他以后更好的改过自新 。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包容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三)班主任要和学生多沟通
        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只限于师生关系。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更像是学生的父母一样,起到了教育和影响的关键作用。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和学生尝试像朋友一样相处,平时要多聊天,多谈心。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倾诉,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困惑和疑虑、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和困难、平时在家的时候父母给予的关心程度够不够。也可以主动跟学生谈论一些自己曾经上学时候的经历,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和同学之间的趣事。这样以来,更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获得学生对于班主任的尊敬与认可。
        二、为学生树立榜样
        唐太宗李世明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小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小学生之所以有强大的可塑性,是因为其性格方面和人生观方面还没有定型。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需要用知识不断书写。班主任可以经常表扬班里学习成绩的学生,并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让其他的学生能够有积极上进的态度能有效的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也可以提拔学习成绩优秀和平时课上积极活跃的学生做为班干部或小组长,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在班级墙壁上设立优秀学生榜单,把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值日勤劳的学生名字写在榜上,后面贴上小红花。因此同学们一定会受到这份荣誉的影响而更加激进,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劳动动力有所帮助。例如,位居于榜单第二名的学生看到榜首的同学这个学期已经得到5朵小红花了,比自己多了1朵,那么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要更加的努力学习,不仅仅要保证自己不被其他同学超越,也要和榜首的同学勇争第一名 。由此可见,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可以实现小学生能够完善自我,超越自己的目标。
        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小学生的情绪和主观意识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老师的对自己的评价,同学对自己说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对学生自身产生影响。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坚决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偏向、针对、冷眼以及忽视。因为班里每一名同学的身体特征和性格特征一定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才导致了有些老师仅凭着自己的想法去故意偏袒一部分学生。举例来说,有些老师总喜欢把身高较矮的学生调到教室的最前面,把个子高的学生调到教室靠后的位置。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极其不好的。课堂上一定是坐在相对前面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吸收的更好,与老师的互动更多,这一点毋庸置疑。长期如此,坐在最后面的同学得不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与老师课上互动的机会,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自然无法提升 。班主任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进行每周一次的座位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轮到前排。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就必须要完善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班主任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意义重大。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祖国的花朵一定会在辛勤的园丁精心栽培之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征.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浅谈[J].学周刊,2020(33):155-156.
[2]钱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