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邵伍
[导读]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养成 ,一直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领域长期重视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 ,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也有着重大意义 , 得到了在校老师 、 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濉溪县徐楼中心学校龙桥小学   邵伍

【摘要】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养成,一直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领域长期重视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也有着重大意义,得到了在校老师 、 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小学课程是学生一生中的奠基课程,这个时期学生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较强,数学课程相比于其他的课程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解答数学题目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习成绩的提高已经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现状
        1.教学中存在对教育主体的错误认知的问题在小学的数学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教师会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很多的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设问,学生回答”,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去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而不是自愿的去回答问题。 甚至许多的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他们不曾想过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逐渐淡化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
        2.学生对于主动提问存在许多的非正常心理
        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就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因素时刻保持关注。 如果教师不能够正确处理,很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很多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害怕自己的问题简单幼稚,老师会觉得自己上课不认真,害怕受到批评,也恐惧自己的同学会嘲笑自己。 这些错误的心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下降。
        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综合、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思,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考探索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拿出16根小棒,用橡皮筋捆成一捆 ,根据老师的要求边分边回答:(1)把这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 是几根? (2)把这捆小棒平均分成8份,取4份是几分之几? 是几根? 2.引导学生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这捆小棒的1/2、2/4、4/8各是几根? 根据根数的多少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关系即:1/2=2/4=4/8。


3.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圆纸片,用对折的方法分别分成2份、4份、8份和12份。 然后分别剪下三个等圆的1/4、2/8和3/12,并把这三个等圆的1/4、2/8和3/12重叠在一起,这时可看到面积相等因此得到1/4=2/8= 3/12。 再把剩下的部分重叠在一起比较 ,又 发 现3/4=6/8=9/12。 通过以上三个操作过程,学生对以上三组相等的分数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三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在变化 ,而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有什么规律呢?进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每组中的三个分数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比较、逐步分析,发现一个共同规律: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或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使学生在分析综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然后提出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 进一步完整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在讨论过程中教给学生多层次的抽象概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儿童的思维是从 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 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十六等分的圆, 先让他们讨论得知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关系后, 再让他们把圆剪成十六等份, 提示他们像这样的小图形能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拼成的图形面积如何求呢?它与原来的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之后,我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拼一拼,猜一猜,算一算,让他们在探索中推导出圆的面积 计算公式。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思维得到发展,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 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数学知识,只有理解了知识,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并使之运用自如。 如在学习分数意义时,让学生判断课本中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真正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学习百分数、小数互化时,组织学生讨论例题0.25=25%,为什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说理,使学生对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理解。 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可以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善于运用已学的知识,逐步学会全面看问题,在发展中看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 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 因此,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 ,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 ,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 健 . 谈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J]. 才 智,2019(18):159.
[2]王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OL].学周刊 73-9132.2019.21.0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