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李宏图
[导读]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做好文化传承和参与的学科素养的培育,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知中探究,在过程中理解诗歌的情怀,并使其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形成高尚品质和情操,并积极加入到文化传承中去。本文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作为探讨对象,总结诗歌教学现状与问题,并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经验提供诗歌教学策略,仅供中职语文教学参考。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李宏图  214191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做好文化传承和参与的学科素养的培育,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知中探究,在过程中理解诗歌的情怀,并使其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形成高尚品质和情操,并积极加入到文化传承中去。本文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作为探讨对象,总结诗歌教学现状与问题,并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经验提供诗歌教学策略,仅供中职语文教学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现状与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诗歌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文学形式,留下很多经典的作品,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炼,但却有着深远的意境,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中职语文教学要促进文化传承,就要以诗歌教学为抓手,帮助学生提高诗歌的领悟、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还要让其感受其中的情怀进一步升华情感,最终在优秀诗歌中熏陶养成高尚品德和情操,使得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进入,成为教学主体,在提升诗歌鉴赏和品味能力以外,自觉加入到诗歌传承中去,以确保这些文化遗产能够源远流长。
        一、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现状与问题思考
        下面分析和总结语文诗歌教学现状,以及实际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1教师分析过多
        语文诗歌教学围绕着教开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大部分时间是讲解和分析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教辅中所提及到的内容,直接向学生灌输。这样的诗歌教学下,学生感悟少,无法进入到情境中,只是将教师所解析的东西拷贝下来,然后进行记忆,以便应对考试,对于诗歌未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诗歌鉴赏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诗歌教学中讲解过多,按部就班介绍创作者和其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接下来就是讲解字词,逐句分析诗歌。这种情况下,诗歌被拆解开来,魅力和美感没有呈现出来,给学生留下印象是枯燥,从而使其丧失诗歌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身心没有完全投入,不能真正进入到诗歌意境中,即使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也无法触及其精神世界,感受不到诗歌的美,难以品味到诗歌中情感,诗歌的文学价值和育人价值就不能体现出来【1】。这样不仅会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产生消极影响,也不利于诗歌传承与发展。
        1.2学生探究意识不够强
        诗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凝聚着丰富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质等,能够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从而使中职生具备适应社会品质。诗歌教学形式过于固定,方法单一,学围绕着教,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对诗歌的剖析,永远都学不好诗歌,而且也无法形成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学生能不能学好诗歌,兴趣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兴趣不足自然不会主动参与。但是由于教学模式化,加之特殊的文本形式,以及深远意境和高度凝练的语言,学生往往在诗歌学习中就会表现出兴趣不够高,畏惧心理严重的问题。诗歌教学学生不是主体为其提供思考机会少,探究空间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在诗歌学生中缺乏探究意识,对教师过度依赖。这种情况下,个体诗歌分析与鉴赏能力得不到提升,诗歌学习成效差,也不具备自主鉴赏诗歌能力,无法达到通过教学培养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的目的【2】。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诗歌是为了应对考试,课堂之外诗歌诵读与解析少之又少。
        二、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有效策略
        2.1营造浓郁诗歌氛围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要打消学生畏难心理,为其营造浓郁的诗歌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诗歌学习中去。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受到诗歌的美,体会到诗歌的魅力,自然就会积极参与,不仅会在语文课中认真学习诗歌,还会延伸到课外,私底下诵读诗歌,增强诗歌积累,文化积淀会变得深厚,诗歌鉴赏能力将逐渐提升,推动文化传承。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一定要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其成为诗歌教学主体。语文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中围绕教材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还要向学生推荐诗歌,适合这个年龄学生诵读的经典诗歌,要求其在碎片化时间或者早上诵读。平时组织一些诗歌交流会,教师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些诗歌,分享同时交流感受,相互促进中促进学生自主分析与鉴赏诗歌能力提升,还能确保不同感悟和见解的出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在诵读诗歌同时写一些鉴赏类文字,每周选出优秀的,在班级内张贴并进行点评和激励,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为了能够让学生养成诵读和分析诗歌习惯,应形成长效机制,每个一段时间就要举办,使学生形成诗歌学习持久动力【3】。积累会越来越多,诵读中会去思考,诗歌的鉴赏能力自然会提高不仅有利于语文素养提升,也能使学生在熏陶中形成高尚情操。
        2.2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
        中职语文教材中诗歌有限,仅凭这些诗歌很难帮助学生提高鉴赏与感悟能力,无法深度了解诗歌各种美,比如意境美、词句美、情感美等。故而,诗歌教学要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广泛诵读,在经典诗歌的浸润中实现多维度发展。语文诗歌教学要借助于教材,传授诗歌学习方法,使其掌握朗读技巧,积累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去分析诗歌意境和情怀。当学生具备一定诗歌诵读与鉴赏能力,具有诗歌学习兴趣,还要在线上进行诗歌教学。每天在语文QQ群或者微信群中,发几篇诗歌,学生自行阅读8,在网上交流体验。每个学生思维不同,分析诗歌角度和个人体会也不同,在分享和交流中,诗歌认识就会有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把握诗歌主题,同时也能领会到诗歌美,在审美中获取熏陶和陶冶。学生在自主学习诗歌中会遇到障碍,教师应进行线上指导,协助其扫除诗歌学习障碍。教师也可围绕诗歌教学制作微课,可是主题式的,针对同个主题的诗歌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和分析,也可把某个作者的诗歌放在一起,使学生统一鉴赏,明确作者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2.3以读促学
        诗歌短小精悍,但是内涵丰富,寓意通常比较含蓄,而且意境十分深远。诗歌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参与到诗歌学习和传承中,成为诗歌教学的主体。一般要理解诗歌,就要先了解创作背景,因为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情感。针对这个方面,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当时社会背景、作者思想倾向等,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去介绍这些。以《过零丁洋》为例,明确南宋朝是一个极弱的王朝,先是被金入侵,最后又被元灭。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在被元俘虏后不愿意投降,在第二年写下了这首诗歌。学生在了解这个背景下,教师要让去反复诵读,感受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诵读诗歌形式多样化,可齐读、分组读、范读等,促使学生参与,在读中投入进去,以诗歌与作者对话,品味语言,在积极探究中深化诗歌认知和感悟,与作者形成共鸣,从而在愉悦学习中获得启发和陶冶【4】。
        2.4引导学生鉴赏诗歌
        诗歌是作者用来抒发思想情感,建立在生活积累之上,有独特的利益和艺术构思,最终将这些糅杂起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中职诗歌教学要重视鉴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鉴赏,教师做好指点。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然后一步一步深入,使其不断进行追溯,最终明确作者的意图,以及诗歌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让学生找到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象,然后围绕其进行联想和想象,脑中呈现出作者诗歌中所描绘的东西。接下来要让学生结合诗句去分析和探究,弄明白是用哪些方法才构成这些意境,最后要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总之,诗歌教学要带领学生,使其主动诵读和探究,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明确诗意。接下来要做的是赏诗意,真正领悟诗歌,最终要悟情,必须是学生自己感悟,允许不同见解存在【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就有很大困境,新课标强调要做好文化传承和参与,故而中职语文教学要提高诗歌教学成效,就要结合诗歌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深入研究诗歌教学,摸索出诗歌教学有效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诗歌教学,通过诵读、分析、鉴赏、交流等,深度理解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美和深远意境,并和作者产生共鸣,在熏陶和浸润下实现情感升华,形成高尚情操和品质。学生在这样教学下会喜欢上诗歌,养成诵读与学习诗歌自觉性,自觉加入到诗歌传承中去。
参考文献
[1]薛芳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探究[J]. 福建教育, 2019, 000(039):P.23-24.
[2]汤莹莹.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32):186-187.
[3]柴文楷.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 文学教育(下), 2019, 000(012):66-67.
[4]姜红艳. 指导诵读,引导品读,点拨悟读——核心素养培育视野下的中职古诗词教学策略[J].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 000(008):34-36.
[5]徐艳.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文言文诵读教学探究[J]. 职业, 2020, 000(011):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