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渗透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2/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李璐
[导读] 随着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也在近几年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美育课程中把游戏的规律应用到课堂和学习中来提升我们的学习体验与游戏相结合进行设计,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更爱学习,收获更好地效果。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密不可分。其实游戏本身只是一种互动性的多模态语言,那么游戏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让人沉迷其中呢?通俗地说,游戏

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  李璐

        随着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也在近几年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美育课程中把游戏的规律应用到课堂和学习中来提升我们的学习体验与游戏相结合进行设计,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更爱学习,收获更好地效果。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密不可分。其实游戏本身只是一种互动性的多模态语言,那么游戏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让人沉迷其中呢?通俗地说,游戏化教学就是让美术课程设计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学生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在美术课中渗透游戏化教学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审美观。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探索,加强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而游戏化教学就是将游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服务。它是游戏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像游戏般的体验。作为一线美术老师, 我以美术课程为指导,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游戏化教学是基于娱教理念提出来的,是体验学习的具体应用。它主要以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及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游戏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游戏,更使学习者可以吸收同伴的知识经验,形成知识迁移、升华,提升整体的认识水平。
        二、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
        1美育教学与游戏化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我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艇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 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任课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其有着稳定的结构。游戏化教学模式图的形成,是一个基础性的教学模式,模式呈现的对象是没有使用游戏进行过教学但有这方面的意愿,并自己建构的教师,有这方面需求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性质对该模式进行二次整合和修改。的学习过程来进行,产生了很强的表现冲动,有了非评不可的表现欲望和激情,这其实是欣赏评述的先决条件;相反,假如对写生对象没有任何心理触动,处于麻木的状态,没有表现欲望,没有对吉祥传统纹样产生激情,那么不可能画出好的作品。所以我认为选择适当有趣的传统纹样对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



        三、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认为单独插入一段游戏作为导入就是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到场地、时间、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也可使用现有的教育游戏产品。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要求,考虑教学效果,并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形式,例如:在三年级色彩单元,以彩虹牛奶实验,然学生用三种颜料在牛奶中进行滴染,在加入洗洁精,发生原色融合,产生间色。此游戏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小组探究的能力。
        四、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美术游戏化教学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学生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结合世界画师作品和创作方式,以游戏化方式和学生邂逅,输出知识点。例如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淮斯、波洛克等都非常重视画面肌理的处理和制作,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肌理制作与表现的痕迹。比如毕加索作品《带藤椅的静物》中把藤编和报纸拼贴在画面上,形成了非常美妙的肌理效果。淮斯作品《窗台》,在人体塑造上用了小笔触的笔触肌理与背景,使用虚幻的抽象肌理塑造,形成虚实肌理的对比,传达出来的是抒情的伤感,同时其作品中的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点状肌理对活跃画面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大师们不断地尝试、探索各种材料、技法之间的综合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审美情趣的指导。学生在自己创作时就有了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绘画激情,使绘画创作具有游戏般的自由快感,同时也能焕发创造潜能。
        五、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
        时代在发展,艺术的发展形式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无论使用什么形式只要能充分表达思想、观念、情感,就是成功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束缚学生,在课堂上用游戏实验表现美术知识,只要这种游戏学生感兴趣而且适合学生就可以,培养学生在技能技法上形成个性化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并且鼓励学生综合地利用各种材料来作画,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跨画种的技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和借鉴。
        六、结束语   
        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之路正在日益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我致力于把游戏化教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以生活为基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动性,带动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掌握一种表现生活语言的能力。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教的学生绘画作品多次获奖,我本人也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服装色彩课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参考文献:
[1]邓福星.《艺术教育》[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J],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3]王丹.《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M],2008年11月
[4]李心峰.《艺术类型学》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5]孔新苗.《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6]魏瑞江.《中小学美术教育案例丛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