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微课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曾娇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曾娇
[导读] 微课作为新兴的课程形式,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渗透结合的产物,且因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烙印,微课以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容量不大、传播迅捷等优势被广大师生所青睐。

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       曾娇      110102

摘要:微课作为新兴的课程形式,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渗透结合的产物,且因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烙印,微课以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容量不大、传播迅捷等优势被广大师生所青睐。具体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情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并合理运用,以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其应用实践如下。
关键词:微课;生物;教学;应用
        引言:信息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依靠信息技术展示优势,教师能够将对应的教学模块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以直观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更强烈的冲击。笔者认为,结合生物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必将为生物课程的发展勾勒出新的蓝图。
        一、应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韧性、学习主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微课的优势就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普遍对微课下的生物信息更具兴趣,教师应在微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生物信息进行互动,更可以从与主题相关的其他生活信息出发,以微课索引增添知识点,导入丰富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探究热情。如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师利用微课构建营养物质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主线路为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从这几个主线路出发,为让学生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理解加深,区分营养价值,可分别联系生活中富含以上几种物资的食物,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视角导入新课,学生们在微课模式下对肉、蛋、饭、菜、奶进行猜测,猜想其中蕴含哪些营养物质,在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后,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找到答案,与自己方才的猜想进行对比,而后利用微课进一步模拟人体的吸收、消化路径,促使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最后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制定“营养午餐”巩固知识。
        二、巧用微课,呈现直观的生物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很多内容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第一时间掌握的。知识体系比较零散,加上知识内容的抽象性,知识点比较分散,各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不紧密等特点,很多学生通过短短的一堂课是很难完全掌握生物知识,这就需要通过反复的强调记忆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微课教学的出现为生物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通过微课可以把书本上生硬的插图变成直观的三维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不会真正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师讲解时也非常吃力,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更准确地表达才能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如果换做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做成一个小视频,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的实验,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生成的物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优化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主人翁体验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反复播放,使学习愈多自主性、积极性
        学生是生物学习的主人,要想学习效率高,就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微课则是提升学生生物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好帮手”。首先,微课具有随时下载、随时学习的优势,也就是说,只要学生有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下载微视频,不限时间、地点地学习想要获得的生物知识,而这对于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的初中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其次,微课可以反复播放,既可以一次次地重复播放,也可以随时暂停、后退、快进这就使得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反复学习,甚至根据视频讲解细细分析。以“性状遗传”为例,有的学生对“基因与染色体和性状的关系”不甚理解,就可以反复观看、对具体问题进行多次探究、讨论,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想学哪一部分就学哪一部分,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学就用什么方式学,自主性和积极性怎会不提高呢?
        四、利用微课演示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操作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好多实验需要学生亲自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一旦学生不能灵活把握实验步骤及操作规范,就不能准确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直接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我利用微课提前录制演示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详细的、动态的微课演示实验,才能对实验过程做到胸有成竹,动手操作才会游刃有余,更好地突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心脏的解剖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为了做好“领头羊”的微课示范效果,我提前通过微课录制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突出解剖过程的重点,强调在室间沟的左侧,离室间沟和房室沟各约1cm的地方,往下与室间沟平行、往左与房室沟平行剪开心壁;再在室间沟和房室沟按上述方法剪开心壁,即可看到左右心室及其房室瓣;继续剪开左右心房的壁,就可以很好地观察心房和心室。在细节上做到“慢放大,讲清晰”,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下掌握了心脏解剖的过程和关键环节,学生实践起来“动手准”,难度降低,跃跃欲试的态度自然而然形成,为接下来的自主操作实验和顺利完成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微课可作为生物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联合起来,共同应用,以便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生物探索意识,激发学生的议论热情,在微课的模式下,学生们对于生物的理解更深、记忆更深,有助于学生的生物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荣.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10.
[2]张阳.基于微课中的生物教学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六).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48-149.
[3]曾琦.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