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活动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叶怡芳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历史课堂的改革,给历史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课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广东省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叶怡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历史课堂的改革,给历史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课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新课标 融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冲击了传统的教学内容,由此推动了“教”与“学”的变革。信息技术因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资源无限性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里提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 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 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且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教学资源,以更加生动活泼,立体的形式来展现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历史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利用信息技术:一是利用互联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意识;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三是利用互联网拓展延伸,实现知识的增值。笔者在设计《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个人自学,构建历史时间轴。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知识引导的作用。在课前准备方面,要求学生会使用制作PPT课件,通过独立上网,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前的相关准备通过课前的个人自学以及世界历史知识的回顾,查阅相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可以利用MindMaster或者其他思维导图软件画出时间轴,把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生们通过前面已有的历史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这为学生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奠定了基础。教师结合教材,将本课分解为四个活动主题: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前的世界, 即让学生思考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但为什么在过去没有提出构建人类共同体?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即提出当今世界面临着哪些问题?为什么中国在 21世纪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四是负起青春责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回答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如何去做?通过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学习强国 APP,查找相关资源材料,下载信息、视频、图片,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或者 QQ群及时沟通讨论结果,最终形成小组成果,制作小组展示 PPT课件。利用互联网准备课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及完善发展的历程;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解决相关的探究问题;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和支持,历史课堂将变得活起来,更好地有助于落实历史学科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和目标。



        二、创设情境:教师通过 EV录屏软件,录制了人民网新闻关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报导”。  教师通过该视频导入本次活动课主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之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在疫情面前人类是一个整体,我们中没有人是安全的,直到我们所有人都安全为止。”利用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危机和挑战,需要共同合作,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所做出的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通过音像材料创设历史情境,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入了本课的活动主题。
        三、活动展示:学生根据课前教师分成的四个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自由组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准备,并选出了一个发言人。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了大量的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展示了从大航海与殖民扩张时代至二战后历史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扩张与战争背后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当代人类的反思和共识:战争和掠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各国之间尝试以合作代替战争实现共赢。第二小组则通过文字史料、视频《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难民问题》,展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风险与挑战,并通过互动抢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第三小组则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了近现代中国如何实现独立自主,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并通过 EV录屏软件录制视频《我们在一起》,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 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面临着共同的危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与合作;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四、师生互动,总结拓展:教师提前在朋友圈发表主题,学生们在朋友圈点赞留言发表意见,上课时挑选一些留言展示,同时在现场模拟朋友圈点赞留言, 举手回答“我点赞我留言”,让更多同学参与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这个环节,利用微信朋友圈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教师最后再展示出一则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材料,联系现实,综合学生的回答,对本课进行思维拓展与升华: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包容互鉴、青年要有新思想、新思维、新担当、新作为。
        五、实践教学中一些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上体现出很多的优势,比如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的乐趣,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拓展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就是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与‘学’趋于一致。”[2]教师在历史课堂当中充当着诸多角色,既是编著、导演、演员,同时也是导游和技师。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要当好这么多的角色,要不断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融合过程当中,要遵循几个原则,如教学资源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目标的实效性、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的结合性、信息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性、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深度融合,我们的历史课堂才真的是充满活力与魅力的。
(备注: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立项号 2019YQZK246”成果之一)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北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第 1 页
[2] 吴磊.《教有生命的历史》,北京:【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1,第 29 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