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影响幼儿成长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李茜茜
[导读]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其一生的发展,更关乎推动社会更好向前发展的命脉。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通过生物—心理—社会三维模式探索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可以帮助教养者更好地了解与分析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平阳县鳌江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李茜茜    邮编:325400

【摘要】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其一生的发展,更关乎推动社会更好向前发展的命脉。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通过生物—心理—社会三维模式探索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可以帮助教养者更好地了解与分析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幼儿成长;影响因素;教养策略
         一、影响幼儿身体健康的因素及教养策略
        (一)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各类物质条件,维持和促进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发展,也会为他们提供各种精神条件,使他们情绪愉悦、积极向上。
        1.化学因素
        在幼儿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中,或从自然环境中摄入体内的化学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过量或者不足,都可引起相应的病症。因此,应为幼儿科学合理地搭配食品,提高膳食的营养效益。
        2.物理学因素
        气候、空气湿度、噪声等物理变化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健康。因此,教养者应教给幼儿必需的自我保护技能,意控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3.生物学因素
        幼儿经由饮食、呼吸、皮肤接触等途径,可感染各种致病性细菌、病毒及各类致病的微生物,引起相应的疾病。因此,应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设施,加强对幼儿饮食、饮水等日常卫生的监督与管理。
        (二) 生物学因素
        1.遗传
        亲代通过遗传传递给子代的性状是多方面的,包括体态、体质等方面,还可以传递给子代一些隐性的或显性的遗传疾病或缺陷。
        2.生理因素
        它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以及在不同环境下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体的反应。机体某一部位的发育障碍或遭受损伤,势必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教养策略
        幼儿的心理发展远远超过身体素质对其一生的影响。
       (一)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前提
        由于遗传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从而影响心理正常发展。
        (二)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
        1.幼儿家长的文化素养
        父母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各方面的展程度。因此,父母应热爱学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2.幼儿家长的道德素养
        实践证明,父母的婚姻道德影响孩子的心灵健康,养儿道德影响孩子的言谈举止,传统美德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因此,父母应时刻规范自身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模范形象。
        3.幼儿家长的教育素养
        家长的教育知识、教育行为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父母为了追求孩子的礼貌习惯,经常逼迫孩子向不熟悉的人打招呼,而在自身的礼貌行为上又不屑一顾。这不仅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也抹煞了孩子的真诚。对此,家长要适时反省并调整自己的教养态度。
        (三)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


它对幼儿社会适应性行为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此提出如下策略:
        1.托幼机构必须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
        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打破班级界限,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提高他们的合作性和合群性。
        2.托幼机构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托幼机构环境创设应给予幼儿轻松、愉快的感受。教师应关爱幼儿,时刻注意观察幼儿,注意避免将儿童显现出来的幼稚心态和偏移行为误归为心理不健康的范畴。
        (四)幼儿生活的其他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其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到社会、小到社区都应加强对幼儿的关注力度,建立幼儿心理健康保障系统进行系统的策划,以便使幼儿形成合理的心理结构,获得良好心理素质条件。
        三、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及教养策略
        (一)个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岁左右,个性才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
        1.性格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在出生头几年逐渐形成。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个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和教育十分重要。
        2..能力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的能力与诸多非智力因素(如知识)有很密切的关系。掌握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如儿童显露了某种绘画能力,又有机会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他的绘画才能可以得到发展。对幼儿来说,知识和智力教育都是不可偏废的。
        (二)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从出生到6岁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其社会化始于家庭。家庭结构、生活环境、成员关系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对此可做以下尝试:
        1.建立并维持合理的家庭结构,减少离婚率,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童年。
        2.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等,给孩子精神上的熏陶。
        3.构建和谐的成员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体现在师幼、幼幼、师与师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它无形却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和个性的发展。
良好的师幼互动,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同伴交往等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促进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加快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幼幼交往,幼儿能学会合作、竞争等,表现自我才能。由于身心特点的相似,具有交往的平等性和体验的共鸣性,其相互模仿和支持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性,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
        身教始终比言教来得更为直接且有效。教师间的交往也是幼儿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
        由此,以下几点十分必要:
        1.加强幼师互动,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2.引导幼儿间加强交流,加强幼幼之间的正向影响,减少负向牵引。
        3.教师间相互关心、帮助,营造温情气氛,激发儿童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综上,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发展,需要来自家庭、幼儿园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其中教养者的个人素质及教养方法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教育者应完善自身素质及教学方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朱家雄,汪乃铭等.学前儿童卫生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0;25-31.
[2]周兴旺,李喜.赢在起点[M].新华出版社,2002.281-284.
[3]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