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杨健
[导读]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教育被视为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得到极大发展的对人的主动培养和成长干预,被培养人的意识与行动教育常常是浑然一体的。然而,如今我国的教育中这一点常常却忽视了行动能力的培养,只专注于智力教育。近年来。全人教育理论的流行也为我们五育并举的时代教育要求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启发。应该认识到,在五育并举理念下,数学的理论教学是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即使初中数学本身以提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六中学   杨健

摘要: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教育被视为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得到极大发展的对人的主动培养和成长干预,被培养人的意识与行动教育常常是浑然一体的。然而,如今我国的教育中这一点常常却忽视了行动能力的培养,只专注于智力教育。近年来。全人教育理论的流行也为我们五育并举的时代教育要求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启发。应该认识到,在五育并举理念下,数学的理论教学是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即使初中数学本身以提高学生的数理思辨为目标,但如果与劳动教育相隔离,就无法深入的开展教学任务,因此,初中课堂应该将劳动教育融汇于数学教育之中。
关键词:五育并举;初中数学;劳动教育;融合
        引言:在我国,五育并举理念的施行往往侧重于德智体美的教育,德智体美的教育都有其一定的功利性目的,而劳动教育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人们应该意识到劳动虽然不指向特定的个人素质目标,但是它渗透于德智体美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必须要融入劳动教育,以改善我国初中教学中数学脱离于实际与实际劳动实践相割裂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教育和劳动的关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处于小学与高中之间的过渡阶段,如果说小学数学的直观性较强,侧重于基础的数学概念识别和记忆,而高中数学重视数理逻辑与数学思维深入习惯的培养,那么初中数学教学则以严谨的数学逻辑来使初中生走进数学世界的殿堂。离开生产劳动的初中数学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数学自起源起就与劳动离不开关系。我国古代数学的最初数学萌芽——结绳记事,就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
        初中数学的许多教学出发点都是从实际的问题中而来的,它们来源于现实,是现实劳动的进一步抽象,又反过来指导着现实。学生如果能够运用初中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的生产劳动问题,那么也说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比同龄人更大的进步。这充分说明了劳动生产与数学知识的不可分割。
        二、基于五育并举的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微观路径
        (一)设立合适的数学劳动问题情境
        问题是引发思考的出发点,也是启发学生将数学书面知识与实际劳动问题相结合的契机。通过问题,学生能够进入现实的劳动生活的情景中,来了解劳动的不易,提高自身的劳动意识。例如,在学习“集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组合来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拿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分组学习为例,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主动进行分组工作的相关思考。
        问题1:当班级有60名学生,而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数学能力、性格偏好、活跃程度以及学习水平等,将大家分成若干个5~6人的小组,那么如何分组才能使分组结果最公平,最能达到课堂活动的目的呢?
        问题2:怎样分组才能够使学习成绩不高的后进生能够从学习较好的优等生身上吸取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问题3:请说明,将大家进行分组的工作,是不是还要考虑学生的视力等其他影响因素呢?
        问题4:从以上的思考来看,将学生分组是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这一系列分组,教师将集合的观念渗透到其中,同时还涉及了一些集合知识的复杂运用。引导学生进行集合的实践使用,将集合的互异性、无序性等概念特征深入掌握,也渗透了劳动不易的教育观念。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众多劳动与工作进行的艰难之处,更加珍惜如今享受的劳动成果。
        (二)启发学生将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劳动智慧
        初中数学中存在许多与实际联系十分密切的知识点,比如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虽然在实际的运用中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使用较为复杂,存在于大量繁杂的工程领域,但是教师依然能够使用实际工程的案例来使学生进行识记的深入了解,深化劳动智慧的课堂渗透。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出许多工人施工中的数学原理应用,例如现实中的工人师傅在检查地面的水平程度时,会应用垂直测量的原理,并使用线锤这种工具来开展实际的工程工作;在检查建筑物的楼层与地面平行与否这个问题上,工人师傅会使用水平尺这个数学测量工具来进行实地勘测。不同的实际问题会使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可以说,实际生活中处处都彰显着数学原理的运用,这些都是在初中生的知识掌握范围内的,教师应该加以利用,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实际劳动的联系,深化学生对劳动智慧的领悟。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劳动探究活动
        初中数学虽然也有许多知识涉及到建模的活动但是我国目前的数学课堂实际是偏重理论而忽略测量活动的开展。这导致学生对实际劳动中的建模应用比较陌生,也存在畏惧心理。所以,为了使学生深入劳动实际,必须要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劳动探究活动。例如,为了使学生对数学中三角形的特征的把握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相关应用的建筑物的实际测量活动,在测量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外出,测量学校某个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测角仪和皮尺等工具,在测量与计算过程中,运用三角形正弦、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并加强对工程劳动工具的使用与了解,使数学教学和劳动教育充分融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建筑物高度进行精确化计算,并给出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的严谨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劳动动手能力,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三、基于五育并举的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宏观路径
        (一)在初中数学课程设置中渗透劳动教育
        我国初中的各个学科都有其各自实施的教学目的,而且有时只指向一种或两三种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其中的一样,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将劳动教育的观念充分发挥,需要使数学课程在设置时就转变理念,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融入其中。初中数学的课程设置要侧重劳动教育的开展,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条件。把初中数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去,鼓励学生将数学智慧转化为劳动智慧,又从劳动智慧中汲取数学经验。
        (二)提供充分的数学学科劳动空间
        我国初中数学课程的开办极其重视单纯的深奥理论学习专研,给劳动活动的开展留下的空间十分狭小,认为劳动活动开展的收益是不重要的。有鉴于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数学实施课程创设良好的劳动开展空间,营造活跃的劳动环境。例如,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加入数学课程的工程实施活动坊,把如今社会工作中的工程测量与相关施工方法引入工程活动中,为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劳动应用创设足够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有利于数学深度教学的开展。
        (三)家校合作共创数学劳动氛围
        如今的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独立劳动意识,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优渥,这这在某种程度淡化了他们的劳动能力,是极其不利于劳动教育的进行的。因此,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初中的数学教学开展应该在一个得到各方力量支持的劳动氛围中展开。为充分贯彻劳动教育的理念,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鼓励初中生家长支持学生在家进行劳动,并从家庭劳动中总结观察到的数学课本理论经验,在课堂上加以汇报。例如,学生可以在进行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发现水盆里的温水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凉的整个过程,把初中数学的函数应用于呈现水边凉的过程。学生可以将数学函数用于解释在家务劳动中观察到的种种类似现象。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劳动能力,促进了家庭和谐,另一方面使数学知识得到实际应用和深化的掌握,是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共赢。
        四、结语
        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并非是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灌输劳动的重要性就可以完成的,并不是纸上谈兵的简单说教而已,在数学课堂上应该通过教师的主动干预,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的艰辛与其中的智慧这才是劳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劳动的联系,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际问题,那么数学课本知识的大量掌握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初中数学并不只是提供给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在相关计算运用的行业能够有基础的知识掌握储备,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从实际中找到数学的运用之处。
参考文献
[1]黄玲妹.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途径与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10-11.
[2]付登超.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七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4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