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课内外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田欣迪
[导读]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段(七一九年级)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标》肯定了课外阅读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强调了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地位。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读书少,品位低,令人十分担忧。

绥中县宽邦镇初级中学 田欣迪   邮编:125221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段(七一九年级)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标》肯定了课外阅读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强调了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地位。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读书少,品位低,令人十分担忧。中学阶段是读书的最佳时间。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缺乏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滋养,缺乏健康精神思想的引导,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我们不能漠视中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策略;
        针对语文的教学,需要从阅读上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欲。而阅读过程也需要进行课内外内容的结合,将不同的素材进行积极应用,从而在阅读途径下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去尝试对语文知识层面的多样探索。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在给出实质性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发挥出书本的效用,进而起到提升自身能力的效果。因而,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出阅读的效用,在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下使学生受益良多,以下就相关的策略与教学实践进行讨论。
        一、拓展阅读形式,增强语言表达
        语文阅读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多元化的知识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驱动力。而教师需要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在拓展阅读形式的过程中去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在知识学习中能够将阅读内容化为己用,体现在自身的解题与作文中。于此,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应从课内外的阅读形式出发,从书信、公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形式进行展开,在多样化的熏陶下,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格式与其具体特征。在阅读的驱使下,学生能发散性地学习阅读内容,在相关的阅读教学中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此类方式能极大地优化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阅读形式与阅读内容,在兴趣引导的基础上去探索语文知识,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
        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将“填写调查问卷”“同学之间找差距”“共同研讨促阅读”这三个部分进行综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在图表与问卷的提醒下,使学生能够养成阅读的倾向,对整体的阅读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在书本的导向下去定向阅读各类书目,如“哲学读物”“历史著作”“漫画书”“传记”“小说”等,并能够先从课本中进行内容的寻找,再去尝试课外的阅读延伸,在阅读习惯的逐步培养中将课内外阅读进行统合,发挥出了阅读的整体效用。
        从课内外的阅读形式结合来看,教学需要具有更好的表现能力,在阅读形式的理解与学习中,初中生面对多元化的阅读内容能够更有底气,尝试去剖析其架构与表现效果,从而使自身的语言表述更精准,表达效果更为突出,积累相关的阅读经验,在面对相似内容时能够实现更好的理解。
        二、双向阅读联系,深化阅读内容
        语文的课内外阅读是一个相似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去积极展开阅读上的联系,从内容的丰富度与写作的异同上着手,最大化利用两者在阅读上的特色。


以此,初中生能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课内阅读来学习其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透过课外阅读来理解与分析多变的写作思路与文章架构,整体上能够将课内外的阅读联系整合起来,进而使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通过阅读内容的深化,初中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做到更多的字词积累,还能去理解作品的大意与主旨,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更丰富的方式与手段去进行阅读学习,展现了与课堂学习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在双方的结合应用下,阅读教学能够形成鲜明的导向,语文在拓展阅读中得到延伸。
        如,教师在进行《蚊子与狮子》的教学中,可以联系更多的伊索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展开,透过多元的动物形象,去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人生哲理。从《猫和母鸡》《乌鸦与赫尔墨斯》《牧羊人与狼》等故事展开课外阅读,整体上通过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与深入浅出的对话形式,将一些简单的哲理呈现出来,学生在对比性学习中能够深化阅读效果,面对新的知识能够表现出极强的适应力,由课文阅读内容的理解实现对课外阅读内容的导入,发挥出联系性学习的成效。双向阅读在教学导入下完成了自身的作用,而哲理的引导过程也能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出了阅读具有的另一方面价值,对实际的语文教学起到的多重的效果。
        在阅读联系的基础上,更多的学生能够去寻找更有趣、更复杂的课外阅读内容,课内阅读提供了导向作用,从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综合。在大量优质的阅读中,学生对不同时空下的不同角色与思想形成了多元化理解,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三、巧妙阅读总结,提升阅读体验
        阅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迅速的导入中得到良好的效果,而过于长的阅读教学周期也很容易使学生遗忘。于此,教师需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阅读教学总结,使学生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的阅读成果,从自身、从课内外阅读学习到知识技巧,体会独特的人文感受,来使初中生的阅读得到落实,在周期性的评述下能够去驱动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从而获得更优良的阅读体验。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形式与阅读总结下,课内外的阅读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训练与考核学生在阅读中的分析能力,从而将阅读教学的效果拔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界限划出总结周期将每一单元的阅读与学习分割开来,以每一个单元的写作环节与综合性导入环节为开始和结束,让学生进行阅读上的评价与总结。例如,在这一单元的“名著导读”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自身对《阿长与<山海经>》与《骆驼祥子》全文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谈谈自身在阅读中收获了什么,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对人物的描写与表现方式,在学习中去进一步深化阅读效果。并在总结过后,让学生去预先阅读下一单元有关的课外内容,从叶圣陶先生的传记,梁启超先生的作品等进行导入,将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总结的存在使学生能够带着学习目的去进行阅
        读,在目标的驱使下去学会剖析文章的架构与文字的表现张力,从而实现阅读效果的强化,有利于陶冶初中生对语文文字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素质。
        总之,教师应该去注重培养初中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在降低做题比例中去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将课堂时间与课下进行衔接,在整体的构建中去实现学生能力的自主完善。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来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了对课堂教学讲解的补充,还能够在习惯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导向。
参考文献
[1]王兆鲁2016《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探究》,《课程教育研究》第27期。
[2]张贵君2016《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才智》第33期。
[3]袁雯2018《低效走向高效:语文课外阅读的必然转向》,《上海教育科研》第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