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问题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蒲秋蓉
[导读] 摘要:现阶段国内的生猪市场行情已经从最为严峻的时期走过,与此同时我国也对此予以大力扶持,可见生猪养殖产业的今后发展空间比较大。
        南充市嘉陵区双桂畜牧兽医服务站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现阶段国内的生猪市场行情已经从最为严峻的时期走过,与此同时我国也对此予以大力扶持,可见生猪养殖产业的今后发展空间比较大。不过针对现阶段的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来讲,很多养殖场或者养殖户仅仅注重扩大规模,但是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科学化养殖意识,以至于逐渐发生了较多的猪病,导致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研究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优化改善,促使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更加科学。
        关键词:生猪;规模化养殖;养殖管理;问题;对策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概述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概念
        为了满足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同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对生猪的养殖进行规范化,不仅能够让生猪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生长,同时也能够对生猪的出栏量进行一个合理的控制。这同时生猪的养殖户也能够得到规模性的收益。生猪在进行规模性的养殖,不仅在数量上有显著的提升,同时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在进行规模性养殖时,能够将同一种类的生猪放在设施完善的区域进行培养。同时也可以针对这一批的生猪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目前,劳动力逐步减弱,而生猪的产量则与之形成反比呈上升趋势。这样养殖户的收益,也可以得到保证。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特征
        1.流水线的工艺流程。
        根据生猪的生命周期,以及繁殖生产的规律,将生产时间不同的生猪聚集在一起,就是规模性生猪养殖方式。这就和车间生产的流水线工作方式一样,这批生猪繁殖完成后,下批生猪继续繁殖。将生猪的生产和繁殖的各个阶段合理连接,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并按照系统进行阶段性的生殖,从而形成生猪的规模性量产。
        2.猪舍要有专门的标准。
        在对生猪进行规模化的养殖时,一定要建立符合标准的专业猪舍。这个猪舍要能够满足生猪的种类不同,以及生产不同的需求。比如说要有专门用来交配的猪舍,有专门用来生产的猪舍,以及专门用来放仔猪的猪舍。只有根据功能建设不同的猪舍,科学合理的进行生猪的养殖,才能确保生猪在养殖的整个过程不出问题。
        3.完善化的仔猪繁育体系
        为了确保幼崽的品质优良,对于种猪的生产性能有很高的标准。同时为了确保种猪能够达到各项要求,培育出优良的仔猪,养殖户要建立完善的养殖计划,这样生下来的仔猪品质得到保证,进而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4.齐全化的营养饲料
        由于生猪的种类以及生育周期不同,所以要将不同种类的生猪放置在不同的猪舍中,对于处于繁殖阶段的生猪营养一定要合理搭配,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猪要进行针对性的喂养,这样才能够将猪的生产潜能发挥到最大。
        5.规模化的设施设备
        为了将生猪进行规模化的养殖,根据它的生理需求,也要采用规模化的设施以及设备。这样生猪才能够做到集体生活,同进同出。我们所采用的设备一定要科学合理并且易操作,这样养殖户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同时在建设猪舍时,也要满足两点:首先就是要做到冬暖夏凉,保温能力和隔热能力都较好。其次就是猪舍内一定要干净,并保证空气流通,这样生猪生活起来才更加的健康舒适。
        6.严密化的疾病防疫
        生猪在进行规模化养殖时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防疫。及时的注射疫苗,对于已经病死的猪要及时做好处理工作,尽量焚烧,杜绝病源的传播。尤其是在进行规模化的养殖,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防疫工作,那么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7.高效化的管理体制
        我们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饲养生猪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劳逸结合,并设立奖罚制度。对于积极工作的人,进行合理的奖赏,这样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管理以及收益的双丰收。
        8.规范化的产品生产
        在对生猪进行规范化的养殖以及繁育过程中,能够保证商品猪的品质一致,质量也几乎达到一致,那么人们所使用的猪肉标准也就一致,同时也保证了我们所食猪肉的安全性。
        二、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作为农业大国的支柱型产业就是畜牧业。在国际的竞争中,畜牧业也是标志性的行业。作为农村经济战争的主战场和突破口,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畜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国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为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目标,将农业和畜牧业进行调整,加大力度扶持畜牧业。将生猪,肉牛和奶牛作为三个主要的生产品种,为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而生猪是我国牧业养殖的最大品种,每年的产值也占整个牧业三分之一,并仍然保持着以每年两位数的比例逐步递增。而生猪的生产基地,大多在黑龙江,山东以及广西这一地带,范围也在逐步的扩大。在这些地区很多县城,每年生猪的产量均在百万以上。尤其是在出产的高峰阶段。每天每个省生猪的出产量能达到1万多头。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生猪的规模化养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生猪的养殖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第一是专业养殖户,对于这类的养殖户规模并不算大,专业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实际大部分都是这样养殖的,将其归为初级形式的规模。第二是养殖大户,也就是养殖场,这类属于正规养殖,在工商局备过案的;第三就是养殖小区,选择统一地点进行集中饲养,均是由若干个个体构成。另外,由经济合作组织统一购买并统一销售的一部分养殖散养户,这也是国内的一种养殖方式。根据五年内国内生猪规模化的养殖来看,养殖场的数量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一部分专业户的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低,导致一部分会退出市场,同样还有一部分人看到商机进军生猪的市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养殖场的数量以及生猪的产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三、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引种的不规范
        生猪的品质问题一直是根本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讲,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缺少科学完善的良种繁育机制,就无法形成规模大、水平高的生猪基地。从源头上确保生猪的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和疾病风险、提升生猪的品质和生猪的产业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加强原种猪场、二级扩繁场及猪的人工授精中心建设。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地区虽然建有良种的繁育基地,建设了从市级到村级的牲畜改良站点,让养殖户采用胚胎生物技术进行生猪的优良繁殖,但没建立完善繁育、推管相配套的区域性的,能够实现纵向横向交错的良种繁育体系。在做好良种繁育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地区的特色品种,然后将二者进行结合,能够促进各地区生猪的生产。把地方的特色作为重点加入到生猪的培育中,这样就能培育出适应本地的良种生猪,这样出产的猪肉更具地方的美味。生猪猪肉不具品牌优势,猪肉种类雷同,是各省生猪发展面临的一个困境,将地区的猪肉做成当地的品牌,并将品牌打出去将会促进地区生猪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吃饱,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享受,对吃的享受。当人们开始注重吃,也恰恰说明国家的发展迅速。制定品牌打造的计划,将生猪进行培育,将生猪进行加工并投入市场,通过营销和造势将猪肉品牌推广出去,不同的省份打造不同的品牌,从而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在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后,还可以打开国门,让生猪走向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二)猪病防控意识差
        为了得到生猪的良种,我国一直从国外引进生猪的品种,随之而来的就是生猪疾病问题。传统猪病一般感染源较为单一,同时不具备典型的问题。而多病原的混合型感染则对国内的生猪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2006 年,高致病性蓝耳病在全国大范围内爆发,导致大量育肥猪感染死亡,可繁殖的母猪也丧失了繁殖能力,生猪养殖行业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在养殖场承受一系列的损失后,消费者也并不敢食用猪肉,甚至闻猪色变,养殖户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再进行生猪的养殖,这给人们的心里造成阴影后,同时生猪养殖业也陷入了空前的绝境。虽然规模性养殖对疾病进行控制相较于散养容易的多,但是当时国家的生猪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生猪均处于散养的状态,所以疾病的防治工作难度很大,为对疫情进行救治,规模不大的地区往往需要很多医护人员。而防疫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待遇不成正比,所以很多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低。在进行强制防疫时,会存在疫苗的防疫效果差,副作用大,从另一方面造成生猪养殖的损失。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养殖户并不信任防疫的措施,这就加大防疫的难度。对于各地区并没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一部分防疫物品并不适用于该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牲畜的疾病防疫工作。兽医并不受重视,体系不够完善,对于牲畜的保护不够健全,连一些基本常见的疾病都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基层的防疫体系存在缺陷,人员缺少,设备落后,技术缺乏创新等,这些都是防疫工作的短板。对于生猪的疾病不能进行提前预防,当疾病发生时不能及时救治,这使得防疫工作的开展难上加难。
        (三)排泄物处理不规范
        目前很多养殖户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科学且合理的设计场区建设方案,在水体以及土壤和大气方面都没有予以有效处理。规模化畜牧养殖的动物数量比较庞大,而这些畜牧动物的排泄物中含有磷、氮、重金属以及病原微生物和浓度比较高的有机物。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对于畜牧动物排泄物进行处理的时候,养殖人员并不会加以净化,很多时候,这些排泄物会因为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汇入到湖泊、池塘以及河流当中,进而向地下水中渗透。当水体中混入了畜牧动物的排泄物之后,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将受到排泄物的影响,逐渐下降继而丧失,出现水体恶化的情况。此外,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之后,分解产物会被植物吸收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存留在土壤中,有助于土壤的净化以及改良。但是这种促进土壤净化以及改良的情况只发生在排泄物含量在适当范围的时候,如果排泄物数量过剩,其有机物将不能够被微生物全部分解,进而发生厌氧发酵等情况,此时就会形成多种恶臭物质,这些恶臭物质通常会改变土壤的性状以及成分,使其很多功能退化并丧失,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
        四、优化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问题
        (一)加快品种改良,实现生猪产业提质增效
        随着这几年物价的持续上涨,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在进行生猪养殖的成本也在增长,养殖户想继续养殖的愿望也在逐步削减,生猪养殖的效益如何能得到提高成为养殖者迫切解决的问题。若想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对生猪的品种改良,进而促进生猪的收益。将优良的种猪进行杂交,实现饲料的完美转化,在减少养殖成本的情况下,还能得到优质的生猪,得到优质的肉质,满足市场的猪肉需求量,增加企业的效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鼓励养殖户培育优质种猪,对于生猪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家以及地方的相关部门提供扶持政策,加大资金的投入,鼓励养殖户积极引进优质种猪,并建立猪场,宣传人工授精技术,加大优质种猪的覆盖率,同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能力。
        (二)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增强服务功能
        对于乡镇的兽医团队要逐步完善,从兽医站点的基础医疗设施和药品种类的完善,兽医的薪资待遇,兽医站的工作经费,兽医的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进行优化。生猪养殖户,养殖场要积极与兽医站进行合作,配合兽医站的检查和防疫的工作,将疾病从源头处解决掉。要将疾病的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生猪的顺利生产、合理防护,在对养猪场进行杀菌和疫病防控的过程中,汲取宝贵经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防疫措施的建设中去,这些措施可以在疫病发生时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在发生地区性的流行疾病时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防疫人员团队要加强建设力度,人员配齐,将防疫人员的补贴待遇提高。防疫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尽量培养;在生猪的市场流通环节进行有力的监管和检疫。在跨省时海关要严格检查,投入到市场上的猪肉应有相关部门检测的证书和钢印,将每一批猪肉进行严格的记录做到有证可查。确保不符合标准的猪肉不能进入市场,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在从国外引进猪种时要加大检疫力度,杜绝将带病的猪种引进国内,造成国内的疫病的爆发。让生猪产业紧跟现代的步伐,同时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宣传部门加大推广力度、畜牧兽医局加大防疫力度、科技局加快生猪的信息化管理,齐头并进,全面实现生猪产业的信息化管理。
        (三)优化排泄处理工作
        在遵循交通条件便利以及水资源丰富的原则下,养殖场地的选择,应该尽量建立在果园、苗圃以及田地较多的地方,利用这些园区内的植被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畜牧动物的排泄物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分解,避免排泄物过剩造成水体恶化、土壤结构改变以及空气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争取实现科学化养殖,促进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同时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畜牧动物排泄物的处理工作,严禁随意排放的事情发生。比如,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都具有极大的回收价值,养殖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联系一些最近的肥料生产基地,与其构建一种供求合作的关系,一方面实现了废物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规模化养殖是生猪养殖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生猪规模化养殖现状并不理想,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引种不规范、猪病防控意识差以及排泄物处理不规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此次研究中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主要从品种改良入手,实现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对生猪疫病防控体系予以完善,促使服务功能逐渐增强,最后对排泄处理工作予以优化,减少生猪养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周建中,沙美祥,吴晓群,等.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兽医导刊,2020,000(002):227.
        [2]扈志强,梁彩琴.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3]刘芳.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兽医导刊,2019,000(016):234-235.
        [4]陈金来,胡兴邦.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0,No.22(06):51-51.
        [5]贾红锋.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015(012):112.
        [6]瞿轶.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兽医导刊,2018,000(012):227-227.
        [7]唐敬德.规模化生猪高效饲养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00(003):198,196.
        [8]高方.生猪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