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黎晓莹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黎晓莹
[导读] 摘要:伴随时代的进步,档案工作的地位日渐凸显,要想档案管理契合时代发展需要,需要将档案工作向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东莞市塘厦镇规划管理所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伴随时代的进步,档案工作的地位日渐凸显,要想档案管理契合时代发展需要,需要将档案工作向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档案工作者作为档案工作的执行者,在档案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档案人员定位入手,分析档案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再提出几点提升策略,旨在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人员;知识;技能;提升策略
        前言
        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还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指导,需要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档案工作者是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质量,所以有必要分析新时期档案人员的职业定位,总结档案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唯有明晰新时期对档案人员的要求,才能有针对的采取提升策略,从而显著增强档案人员的管理能力。
        一、档案工作者的定位
        (一)保管者
        档案产生于组织或者个人历年的社会活动中,将相关信息准确记录下来,并妥善保管。而档案工作者负责管理档案,因此其首要定位是保管者。只有档案被妥善保管,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数据资料。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服务者
        档案应用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档案工作者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准确的档案资料。由此可见,档案人员还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只有档案人员将服务做到位,才能让档案发挥最大价值。近些年档案逐渐向公众放开,以指导民众的生产生活,这给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档案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三)研究者
        除了必要的归档整理外,档案日常管理还包括档案研究。档案人员通过对历年数据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分析结果,这个结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为了推进档案建设,档案人员要更新自身理念,不断寻求突破。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位档案人员要为档案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四)制定者
        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管理模式也在发生转变。档案人员要为档案建设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到模式创新、制度更新当中,不断推动档案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所以说档案人员也担任制定者的角色。
        二、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一)文字基础
        当前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国家倡导档案工作向信息化转变。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不少档案工作者仍以文字处理为主。并非每个管理环节都需运用网络技术,比如档案归类整合。这个环节需要档案工作者将档案录入系统,再根据档案属性为其编码存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档案工作者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以保证工作效率。如若档案工作者的文字功底不扎实,那么就会让编制略显混乱。在信息检索时,只凭关键词无法迅速找到相应档案资料,那么就会对档案的运用构成阻碍,需要档案工作者拥有较强的文字基础,以提升信息检索效率,进而提高档案的使用率。
        (二)知识储备能力
        档案工作向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这需要档案工作者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档案的门类较多,包括社科、人文、地理等,需要工作者对每个专业都有涉猎,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档案工作中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并对档案进行精准分析,这都需要档案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档案工作者具备这项能力,才能从容应对突击检查,高效完成日常工作。


        (三)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是每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档案室基本上都配备了计算机设备。设备的补充推动档案工作的变革,会让电子档案的效率提升。档案工作者要会使用计算机,以此完成日常管理工作。此外,档案工作者具备计算机技术,就可推进档案室建设,让档案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升档案工作者知识与技能的策略
        (一)强化意识
        档案工作涉及诸多环节,包括档案搜集、档案管理、档案整理、档案保存等。要想档案工作有序开展,需工作者具备管理意识。意识的培养途径有两条:一是定期组织培训会,讲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播放真实案例,增强工作者的感受,让其认识到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二是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将管理意识根植在每位员工的内心。此外,档案记录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乏有机密文件,要想确保资料不被泄露,还需要培养工作者安全意识。一方面,加强管理制度的学习,以法规条款约束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以鲜活的案例来提升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通过案例讲解、积极讨论,潜移默化影响员工思想,让他们养成爱岗敬业、严守机密的优秀品质。
        (二)加强培训
        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以此巩固知识、提升技能。培训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业务素质。要想让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高,需要不断提升工作者的业务素养。企业要鼓励员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企业要帮为员工充电,传授大量知识,以此打造高素质人才。计算机技术是每位档案工作者需具备的技能,为此企业要制定循序渐进的培训方案,让档案工作者稳步提升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当然,档案工作相关法规制度也需要档案人员牢记于心,这就需要企业解读法律条款,分析政策走势,并将分析结果分享给档案工作者。二是培养服务理念。档案的两项作用,一是记录,二是使用。要想显著提升档案的使用效率,需要培养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唯有服务到位,才能让工作顺利开展。企业要通过培训帮助档案人员更新理念,生成服务意识。一旦具备服务意识,档案人员就会主动向相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资料。只有服务意识根植在员工大脑中,才能助推个性化服务的形成。三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推动力。档案工作者作为档案管理的执行人,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从而推动管理工作的革新。工作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简化申请流程,提升档案运用效率。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升档案存储能力。积极引进检索技术,以此提升检索效率。企业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将先进技术与经验传授给他们,并鼓励他们创新档案工作。对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企业要给与表扬,颁发奖品,并宣传员工事迹。通过此举,在企业内部掀起一股创新风。
        (三)制定奖罚制度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建设、工作创新的关键,因此需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其全身心投入到档案工作当中。适时运用激励策略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需要企业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激励策略,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要想让奖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那么就需要企业事先调查员工需求,并结合经费挑选奖品。在员工大会上,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扬,并颁发奖状。同时,将员工的事迹公布在企业网站和宣传栏,为其他员工树立学习榜样。既然有奖,那么必然有罚。对于工作不积极者要给与一定的惩罚。惩罚措施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轻者则口头警告,对重者则书面警告并处罚金。对屡教不改者,企业要将其调岗或辞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要公开公正,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四、总结
        社会发展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变革,档案工作者要适应这种发展节奏,尽可能满足人民日常需要。档案工作者要具备管理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于律己,同时具备安全意识,确保档案信息不会外泄。企业要通过一系列培训,夯实档案工作者的文字基础,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与计算机操作技能。为进一步规范档案工作,需要构建科学的奖惩机制,借助奖罚分明净化企业内部环境。档案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以此最大化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娥,刘晔佳.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J].办公室业务,2018(13):145.
        [2]王宾.浅谈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能力素质[J].科技风,2019(35):189.
        [3]赵艳兰.新时代档案工作者基本素质探讨[J].城建档案,2019(09):1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