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陈炳裕
[导读] 摘要:防水是地铁站施工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地铁站的安全保障,也是延长地铁站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防水是地铁站施工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地铁站的安全保障,也是延长地铁站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内外结构的防水要求,采用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防水措施,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防水,从整体上提升地铁站的防水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地铁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其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可以更好地缓解地面的交通拥挤情况、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所以被很多大型城市所选择使用。但是因为其人流通行量比较大、运行设备比较多,所以地铁车站内的防水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地铁车站内部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就无法进行地铁的运营管理与养护。因此,加大力度进行地铁车站主体部分的防水质量管理、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非常有益。
        一、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质量的影响因素
        1、防水设计因素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方案图纸最初是根据相关建筑资料数据和实地勘察综合制定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相关现实因素无法继续施工,影响后续工程的进行和质量。例如,工程结构方案图纸设计没有根据施工情况而改变,可能会造成地下工程渗水,拖延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2、防水施工因素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防水防渗问题主要是由施工因素影响的。其中,施工技术、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工人的专业素质和防水防渗意识都是妥善处理防水问题的关键内容。由于监督管理措施工作不到位,部分施工环节缺少细节处理,导致墙体变形缝、裂缝的产生,长期未发现并解决,会造成主体结构承载力下降甚至结构失衡,后续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无法得到保障。
        3、防水层铺设因素
        由于前期的施工过程中缺少相关意识和监督工作,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导致地铁主体结构墙体出现渗水现象,为了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稳定功能,需要进行修补和防范。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防水层铺设过程出现的技术性问题也会影响防水效果。如果铺设不平整导致部位出现部分鼓起、空鼓现象,不利于后期浇筑,从而破坏墙体主体结构防水性能。
        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1、主体结构自防水技术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属于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方面不仅有强度要求,也有抗渗要求,抗渗等级需达到S8级别。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主要通过补偿混凝土收缩性,加强混凝土骨料、拌合物、外加剂的原料质量与配合比控制,使得其能够满足地铁车站的抗渗要求,加入少量有机纤维,也可提升抗渗性,充分考虑气候、交通、浇筑速率等因素影响,尽量减小混凝土出场配合比影响。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倾落高度、浇筑厚度”等浇筑要求,掌握“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振捣要领,加强混凝土密实性,尽量阻断地下水通过路径。按照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必须进行至少14d混凝土养护,防止热胀等因素造成内部开裂问题,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还会造成地下水沿裂缝渗、漏问题。因此,加强混凝土结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合理性、浇筑过程控制以及养护计划,是主体结构自防水的重点内容。


        2、结构外防水施工技术
        (1)基层处理要求。顶板浇筑结束之后,应该使用木抹子进行收水压实处理,如果使用钢抹子来进行,会导致表面光滑度过高,进而会影响涂膜与基层之间的黏结性无法达到要求。基层表面平整性主要采用长度为2m的直尺进行检测,保证直尺与表面的间隙不能超过5mm,同时表层不能存在任何积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问题。基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需要先将表面进行处理,然后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处理,在内部达到干燥度的要求之后,再应用聚氨酯封胶进行填充与压实处理;基层部分如果存在0.3mm的裂缝,需要骑缝在两侧10cm的位置上涂刷1mm厚度的聚氨酯涂层以提升其强度,然后再铺设一层聚氨布加强层,最后是在表面铺设一层防水结构层。此外,对于所有结构位置的阴角,全部使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5cm×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保证表面结构达到光滑与平整性的要求。
        (2)防水层施工技术。首先,底部中的PVC防水卷材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预铺设,以确保质量规格符合轮廓大小。为了保证防水层的平整度,避免出现起皱、凸起等现象,需要将接头位置设置成T字形,保证接缝处表面清洁。在焊接过程中,要确保防水卷材的实际焊接宽度大于10mm,相邻的防水卷材需要保持一定间距,通常为26-28mm。其次,为了加强维护结构的防水性能,需要将主墙与侧墙的垫层混凝土和防水卷材相互连接,固定压实,固定在维护结构墙上。然后,需要使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涂刷的方式,控制涂抹厚度、用量及方式方法。聘请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进行验收之后再继续涂刷聚氨酯防水膜。完成后需要相应时间风干。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施工缝隙、阴阳角及结构转折固定处进行防水涂刷处理。最后,为了完善整体防水性能,还需要涂刷一层大面防水层。
        3、裂缝处理
        (1)变形缝防水处理。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中,变形缝问题的出现是对于防水威胁较大的一个方面,这也就需要综合采取较为理想的措施予以防护,降低该区域出现渗漏威胁。针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中的变形缝缺陷,其一般采用止水带的方式进行处理,保障该区域内的防水效果能够得到较好提升,进而也就能够杜绝该区域内渗透问题的发生。针对这种止水带的有效布置而言,其一般涉及到了外贴式止水带以及可埋式注浆型止水带等,这些方式的有效应用需要促使其能够和变形缝形成理想的契合效果,促使其防水能力得到最大提升,降低出现空隙问题的几率。此外,该方面的有效处理同样也可以采用防水卷材来进行施工,整体提升相应变形缝区域的防水能力。
        (2)诱导缝防水处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处理中的诱导缝防水处理同样也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核心内容所在,其需要保障相应诱导缝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处理,当前比较常用的具体措施有外贴式止水带以及中埋式钢边止水带等,这些处理方式的运用同样也需要结合其诱导缝的基本防水需求进行有效布置,促使其能够在尽可能保障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充分提升其防水效能,避免该区域渗漏问题产生。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路面交通压力的持续增加,地铁公共运输发挥出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起到交通导流的作用,还不占据城市地表空间。当下,地铁已广泛应用于各大中型城市,对其防水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铁车站工程中,车站结构的防水性能与稳定性、耐久性密切相关,也是地铁工程施工质量、营运安全系数的主要衡量指标。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以实际工程要求为基础,选择科学可行的结构防水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好施工技术流程,针对常见的渗漏部位做好防护处理,从而保障地铁车站建设及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南江.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32-33.
        [2]杨义.明挖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8):148-149.
        [3]肖小进.基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6(3):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