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从智能建筑的技术体系来讲,电气自动化是智能建筑建设与功能实现的基准,在实际应用中须严格遵守相关技术参数,保证技术体系可精准地落实到各项建筑环节中,以此保证建筑物内的各项功能实现协调化运作,进而推动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智能技术
1 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的相关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建筑专业与信息化专业相结合,通过技术平台实现自身的自动化、智能化运作。通过多元技术的支持,可令智能建筑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依据外界环境变化及用户对建筑物本身功能的需求进行智能化调节。然后以自动控制系统为核心建立多模式的结构布局,真正使智能建筑物本身实现成本控制,提高其在应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保障。
2 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的作用及应用原则
2.1 实际作用
电气自动化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核心支持,其通过对系统本身的控制,令建筑物实现多功能运作。对于智能建筑来讲,智能体系的建设对各类电子设备、信息传输设备、线路布局等具有较高的需求,这也就间接加大了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需求。由此可见,电器技术在智能建筑体系中的地位。(1)在弱电系统方面。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可最大限度降低不同电子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电力故障问题。通过电梯技术有效避免不同弱电系统电力耦合概率的产生,同时可使整个电气系统实现正确的资源配置,在主系统的定向化参数分配下,极大降低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的投入,保证系统的时效性运转。(2)在监控方面。电器技术的融入,令整个智能系统实现总线式的监控模拟环境,通过将以太网连接到智能控制系统中,可使整个智能建筑群体之间形成时效性的资源开放与整合,进而替代传统、集散式的监控形式,为智能建筑中监控系统的应用提供质量保障与精度保障。(3)监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可将各类分散的数据传输单元建成一个整合系统,降低不同结构的数据信息在传输中存在的限制性,通过子系统与主系统的有效链接,保证信息实现资源化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能。
2.2 应用原则
(1)经济成本原则。智能建筑作为综合性系统,其在具体实现时对设备、技术以及整体布局具有较高的需求。为保证电器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实现最优配置,则应以建筑质量为前提,对各类技术的实行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例如,电器设计的总体规划方案应适当简化,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过程中,应将各类成本以及成本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保证技术应用周期内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可满足建筑运营需求,以降低成本损耗。(2)多元化原则。智能建筑各类系统之间存在较高的联动特性,由于不同设备之间的应用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应用时有可能造成设备之间的耦合问题。对于此,在具体应用电气自动化时应全面分析不同设备在相关建筑物中所起到的价值效用,进一步确定设计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以此降低电气自动化在应用过程中故障的产生概率。此外,电气自动化应从智能建筑的各项应用环节进行相关设定,以功能为出发点,正确界定出电力供应模式与电力设备之间的关联性,然后依据设备实际使用形式建立相对应的运维管理制度,以保证智能建筑在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具备相关的后勤管理保障。
3 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实际运用
3.1 综合建筑系统应用
综合建筑系统作为城市化推进的一种重要实现载体,特别是在发达的城市地区,智能建筑体系中的综合化系统是实现复杂功能的一个重要保障。如城市的大型购物商场,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则可为整个商场内部的建筑结构提供有效智能化支持,以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此外,电气自动化可为智能建筑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令不同专业的建筑机制实现有效整合,以配套智能建筑实现多元化服务。
3.2 建筑节能系统应用
智能建筑是以各类电子设备为基础为人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其在运行过程中将对能源造成大量消耗。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实施则可保证智能建筑物内的各项电子设备有效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依托于每类设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建设完整的电气综合设计图纸,然后通过社会环境对建筑物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核验技术本身的应用形式。进而使整体建筑物在服务过程中保证各类设备的有序化运行,且降低能源成本的消耗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
3.3 变配电系统应用
电力系统是保证智能建筑内各项设备运行的核心驱动,变配电系统在电力传输过程中起到电力监管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变配电系统可对智能建筑内的各类电力设备提供独立的电力支持,然后以配电柜为核心部件进行电流及电压的转换,保证电压输出比值可满足设备在当前环境下的运营需求。与此同时,变配电系统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可起到线路电流值监测的功能,通过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采集,正确界定承接电力传输的各项设备之间的运行参数,以此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与电力系统的融合,可对电力传输系统进行高频率监测,通过对电流电压的传输值进行记录,并与电力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相比对,然后将测定的数据同步传输到主操控系统内,当数据值本身存在异常信息时,则系统将把此类数据异常行为界定成故障产生点,然后系统将依据此类故障形式作出相关参数调整,并为技术人员提供相关决策信息。
3.4 照明系统应用
照明系统是智能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照明系统是保证建筑物采光效果及视觉效果的基础。智能建筑在实际设计时,考虑到节能减排理念,不仅应将建筑本身的照明设备进行合理布局,还应利用太阳光,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提高建筑物本身的采光率,进而减少照明设备的能量损耗。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是为光能设计与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一个有效载体,通过相关低消耗的电能元件进行选取,然后将元件合理地布置到照明系统中,以达到光能源与电能源之间的协调转换,进一步降低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量。
3.5 安防系统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各类子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并将外部摄像头传感器及信息传输线路、电力传输线路等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同步传输到智能建筑主操控系统中。此类数据信息的整合形式可更有利于后续指令传输的针对性与协调性,同时系统内信息的双向反馈机制可有效避免图像与信息传输中的延时问题。通过主操控系统内基准参数与实时信息的比对,分析出设备在监控过程中数据信息存在的异常行为,然后触发相应的报警系统,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场情况,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6 梯控系统应用
对于高层类智能建筑来讲,电梯设备是维系建筑物运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电气自动化通过将电梯设备进行集成式管理,由中央操控系统对电梯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过程监督,然后再承接电梯设备运行的电力机房内,设定功能性接地模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梯按键失灵及坠落的现象,以此保证电梯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为建筑物内的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为建筑物的智能化实现提供平台,通过主系统的建设,将内部各项建筑环节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然后依托集成操控系统进行模块设定,下达相应的指令,保证智能建筑物内各项环节运行的协调性,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 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4):216–217.
[2]王长胜.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1):23,109–110.
[3]阮 凯.智能建筑及工业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接地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19,5(5):167–16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