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水龙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机电设备是各行各业生产的基础,机电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也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安全。为了保障机电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对其进行有效的故障维修与维护保养是关键。本文主要探究了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以及如何做好维修与预防工作。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维修;预防措施
引言:机电设备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设备,在多个领域和行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生产工艺、使用材料、人为控制等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经常出现磨损、断裂、损耗等情况,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精度。而通过定期、有效的机电设备维修,可以及时发现机电设备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再配合日常的科学预防,做好机电设备的养护处理,可以提高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故障,根据引发故障的原因和机理可以将故障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退化型。由于机电设备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内部零件发生老化、松动、剥落等现象,或由于异常磨损、变质等原因引发的故障。第二,损坏型。机电设备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损坏型故障,设备发生开裂、烧蚀、拉裂、变形、断裂或龟裂等情况,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第三,失调型。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因行程失调、间隙不合理及压力超过标准范围而发生失调型故障。第四,松脱型。机电设备发生脱落或松动后会对设备精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必须要查看松动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处理。第五,功能失效/性能衰退型。如果机电设备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影响设备能效的发挥,产生性能衰退和功能失调等问题。第六,渗漏/堵塞型。设备发生渗油、漏水、堵塞及漏气等状况时,必然会危害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全面的养护来解决。
二、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1、合理应用现代润滑技术
在机电设备故障检测和维修的过程中,必须提高维修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润滑技术解决设备内部零件的老化以及磨损问题。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若出现污染物,就会极大的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期的保养,通过做好基础的润滑工作,降低内部零件的老化速度,实现机电设备的平稳工作。同时,在进行润滑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使用的润滑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润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2、合理操作设备
对机电设备进行正常的操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对于设备的操作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仅能够提升其专业技能,规范机电设备的操作,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使机电设备的性能得到优化。若发现机电设备出现不正常状态下,应该对其进行彻底的检查,主要对机油和冷却液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启动机电设备时还应该进行预热,这样能够有效的规避超负荷运转问题的出现。设备正常工作时要对温度进行监测,避免温度过高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还应该保证机电设备处于稳定的状态。在保持维修质量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的维修制度,使维修朝着更加系统、高效的方向发展。
3、针对性选择故障诊断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常常出现故障,做好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及维修,才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常见的机电设备的诊断技术有以下几种:一是主观诊断技术,其主要包括逻辑分析法、直觉经验法,具有简单快捷方便的优点,其缺点是依赖人的主观判断,对于较复杂的故障存在局限性。
二是仪器诊断技术,其主要根据机电设备一些内部参数进行控制,如压力、温度、振动、执行部件的速度、力矩等参数进行控制,再通过仪器显示和计算机运算结果进行诊断,常见诊断仪器可分为通用、专用、综合这三类。三是智能诊断技术,其主要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来收集机械运行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将结果反馈给操作人员,结果会显示是否存在故障以及具体的故障,能极大地提高维护效率,此种诊断技术是目前机电设备发展的方向,前景较好。
三、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1、健全预防性维护机制
对机电设备的养护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步骤,其现实价值在于实行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来推进机电设备正常运转。主要步骤如下:①要规范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对各项设备实时的监测、与之匹配的维护保养机制、妥善的应急预案等,具体到设备的种类、寿命周期、维护方案等细节的规范,只有各项因素得到全方位的维护与考量,预防维护机制才能建立并延续;②强调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到分工明确,有章可循;③计划的制定要建立在实情研究上,结合本身特质的分析制定明确指向性的计划,做到详细的涉及预防性维护周期、寿命使用、分工流程的详细说明,推动完备的预防性维护机制建立。
2、日常保养和维护
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较为恶劣,需要有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①温度和湿度。机电设备在低温环境下运行,会启动缓慢,影响生产。在过高温度下运行,设备容易老化。设备运行会产生热量,需要及时排除,防止产生积聚。湿度较大时,设备可能会发生短路,不利于正常运行。因此,机电设备运行环境要在规定温度和湿度范围内。②粉尘。在井下环境中,空气中含有大量粉尘。机电设备产生的静电对粉尘有吸附作用,粉尘通过设备缝隙进入设备内部。粉尘的积聚会使电路板电阻量增高,甚至可能因为粉尘的导电烧毁设备。因而,设备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在粉尘较大环境中工作。③震动。机电设备运行会产生震动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或者将震动消除,使机电设备在稳定的运行。机电设备只有处于良好环境中才能安全运行,并根据环境情况进行日常的维修和保养。
3、强化第三方检测评估
机电设备若要持续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就要充分考量它的第三方检测评估,做到定期操作,降低故障发生几率,加入实时设备性能检测体系,对性能偏差或技术相对落后的机电设备进行重点观察分析,必要时作出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目前对机电设备的检测要充分结合设备检测技术标准、技术性能改造方案与设备更换方案等来实施。例如,在UPS放电技术方面,就要检测UPS的放电时间、供电电池使用情况、电池寿命等等,通过这些指标参数来匹配故障类型,解决断电故障。又如对车道常用卡机与票据打印机等易损配件的检测要实时对机电设备作出客观准确科学评估,保证机电设备始终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的因素较多,维修与预防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任务。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需要把企业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和突发状况综合分析,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对机电设备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与预防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企业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和颍歌.试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与可靠性[J].福建质量管理,2017(5):224.
[2]林峰.机电一体化设备操控与维修措施探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5):101-102.
[3]陈敏杰,胡林军.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的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7):174.
[4]王乙全,王丽汾.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与维护保养关键技术之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