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赵俏迪
[导读]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环保节能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71003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环保节能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当今社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能否设计出即满足建筑给排水需求,又符合人类环保节能理念的系统,已成为给排水设计者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设计
        引言:当前,全球水资源紧张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在我国,淡水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存在诸多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加上还要遭受污染、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下降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不断的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从事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本专业在建筑节能节水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地把节能节水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前进,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建筑用水在水资源消耗里所占的比重也日趋变大。如何在保证用户用水的基础上,利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达到用水的安全性、节约性、节能性的目的,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必须面对和改善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对水资源节约的问题并不重视。我国大部分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都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市政管网压力分配不合理。由于技术方面的瓶颈,或者对水压要求含糊,并不能保证用水量不同的单位,以不同的水流速度获得生活用水。超过需求水压出流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浪费。第二,住户对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贪图便宜,或者只注重水配件的美观,实用性不高,存在漏水泄水的给水配件或者卫生间器具,不能在终端用户方面保证用水的节约性。第三,在当前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由于开启热水装置具有多样性,需要放掉部分冷水后才能满足使用热水时对温度的需求,这就导致这部分冷水没有产生应有的使用效益,即无效冷水。这种热装置所设计的水流方式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问题。第四,在建筑给排水中,并未充分考虑对雨水以及生活用水的回收再利用,造成这部分水资源被浪费。条件设备具备的情况下,通过简单处理这些资源后使其进入建筑中水系统中使用,大大提高此类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保护环境。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在环保节能方面仍不完善,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建筑给排水中造就水资源浪费的隐形的和非隐形的原因,从根本和细节上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
        1、控制给水系统水压,避免超压出流
        我国目前的相关给排水工程规范中,考虑到水压过高可能导致给水配件的损坏,对入户支管以及给水配件的最大压力做出了相关的限制性规定。但是,这个水压的限制虽然能保证给水配件的正常使用,却对超压出流现象难以防止。对给水系统水压的限制过于宽松,是导致超压出流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所以,提倡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水压进行控制,杜绝超压出流现象的出现。首先应对建筑的合理水压进行测量。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应对家庭入户管的工作压力限值和净水压力值等数据进行充分重视,将供水压力控制到限值之内,避免超压出流现象的出现。二是给水系统中合理采取减压措施。在给排水工程中配置一些合理的减压装置是控制水压的有效措施,能很好的保证水压限值,减少超压出流现象的出现。三是设置减压阀。减压阀可以控制配水点水压,可减少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效果也较为明显。
        2、推广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
        作为建筑给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节水工作的成效。老式的卫生器具耗水量大,而且其配水器具的卫生性和密封性也比较差,往往会出现漏水现象,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新型的卫生器具的使用能减少水资源的用量。比如,用新型水龙头替代老式水龙头。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节水龙头的节水效果更好,而且在静压越高,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明显。因此,应在建筑中推广使用节水龙头,从而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此外,在公共浴室用单管沐浴器替代双管沐浴器供水,并配合脚踏阀沐浴器等会有非常明显的节水效果。大便器使用两档冲洗水箱,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水的使用,应积极推广使用6L,甚至4.5L水箱节水型大便器。
        3、合理设置热水供应系统
        首先,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当生活热水无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利用时,当地的日照时数大于1400h/年且太阳辐射量大于4200MJ/M2及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5℃时,可优先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的热源。其次,加强热水循环系统的设计。集中热水系统热水循环管道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平面布局设计为同程布置的方式,防止水流出现短路,保证各用水点随时能取到所需温度的热水,这对于节水、节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集中供热的建筑物中,用水量较大的洗衣房、厨房等,可以设置单独热水管网和局部加热设备,可减少热水供应管道的长度,确保热水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再者,适当的放大热水管径,控制出水点压力,避免热水超压出流,最大限度的节约热量。热水供水设计还要选择合适的加热以及蓄热设备,减少水量的浪费,扩大变频调速装置的应用,在节水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浪费。
        4、加强中水利用,做好雨水收集
        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只有约40%直接与身体接触,如饮用、烹饪、洗涤等,这部分用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除此以外的其他用水,则无需达到如此高的水质标准,水因处理费用比生活饮用水低廉,就近输送节约管线,成为节约用水的新思路。在建筑单体中采用粪便污水、厨房废水与其他生活废水分流,粪便污水、厨房废水直接进人市政管网,其他优质排水如洗米废水、淋浴废水、洗衣废水收集起来作为中水的水源,因此中水的利用是建筑节水节能中切实有效的途径。
        另外,雨水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多年来未受足够的重视,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决雨水排放问题上,使之白白的流失。雨水的利用可分为直接利用和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建筑楼顶设置有专门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直接或者稍加处理(沉淀和过滤)用于冲洗厕所,由于我国居民的主要居住方式是大规模公寓式建筑,因此单靠屋面收集雨水远远不够。在住宅小区、学校、工厂应发展雨水积蓄工程。在降雨充沛的城市,应采用排水分流制,以便于收集使用雨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作为社会水资源用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不仅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需求,更是全球水资源保护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应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设计标准及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不断提高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保证建筑正常供水、排水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节水节能技术的作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群.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的设计思路与节能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7):101-102.
        [2]王丽华.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与节能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07):96-97.
        [3]唐智宏.某商业大厦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9(06):47-48.
        [4]张雁维.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与方法初探[J].门窗,2018(12):303-304.
        [5]黄文忠.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几点设计思路[J].福建建筑,2018(12):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