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张海英
[导读]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都在讲究方法,追求效率,所以关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按照传统时期单调的策略是不可行的。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大路坝区工委初级中学      张海英      445608

摘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都在讲究方法,追求效率,所以关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按照传统时期单调的策略是不可行的。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班主任,要从新的角度去探析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人。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生力军,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初中班主任,面临的教育对象是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主要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极易产生困惑和烦恼;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问题上,常常不客观、不全面、不稳定,叛逆心理明显。班主任对中学生思想品格和世界观的养成和保持会起到非常大的导向作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教师本来应当是德育工作的践行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保护者和引路人,但是部分班主任教师却并没有积极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反而是陷入了困境,无法正确地看待德育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例如: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粗暴、简单,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往往采取了一言堂,进行武断的处置,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相应的保障,实际的道德水平也难以得到相应的提高,造成了初中阶段学生德育教育滞后。与此同时,一些班主任教师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关注,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却有着莫名其妙的偏执。将所有的精力都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展开,使得德育工作难以推进下去,对于如何开展德育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探讨和了解。没有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反而是将学生带到了错误的道路上。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产生了影响。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问题对策
        (一)制定德育计划
        从当下教育环境中的客观条件上来看,学生会在初中阶段经历三年的求学时光,这三年看似短暂,实则每一年学生的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若是班主任不懂得及时转变德育教育观念,极有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三年的成长变化,对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及时做出更新,最大化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基础上融入到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通过制定德育计划,使学生的道德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加强,从而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
        农村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以说教式教学为主。教师应尝试改变这一现状,增强课堂活跃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感受德育教育的神奇魅力。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缺少实践教育,传统填鸭式教学略显枯燥。为此,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的启迪和创新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实现真正的被动变主动,主动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开放课堂。比如:诚信教育时,以故事形式导入:在德国某知名大学的留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在当地却找不到工作。原因是每个企业主管看了他的材料都很满意,但每次查询信用记录却发现,这名学生由于经济紧张经常坐车逃票。因为德国公交不查票,被查到的概率很小。有一次这名学生被查到了,被记下了证件号码因而有了不良信用记录。这样一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记忆,更有利于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将诚信这一概念理解的更加透彻,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提升中学德育效果的新途径,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利用乡土自然禀赋,积极拓展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建立网上德育教育阵地,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强化德育工作的交流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从自我认识、体验上升到自我控制、自主德育。
        (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中学生德育新途径
        开展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对自身言行的反思,有助于道德品质的提升。应将德育工作与实际生活结合,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或组织集体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付出、有所感悟,真正将道理记在心中。比如在端午节来临时,可以组织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纪念屈原,借此机会歌颂诗人身上的爱国精神,鼓励学生勤恳学习、报效祖国。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节的习俗切入,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方式。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和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习俗都可以说。接着观看龙舟赛的录像,赛龙舟不仅是传统的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通过视频让学生知道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家国沦丧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尸体,这些行为表现出楚国人民对大诗人屈原的爱戴与敬仰。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通过本次班会课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而且锻炼了通过报刊、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关系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而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则关系到了学生的未来。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认清楚自身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优化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碧云.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分析[J].读写算,2019(32):4.
[2]谢发荣,陈志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措施探究[J].中华少年,2019(33):249+251.
[3]刘传国.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05):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