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研究 左传燕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左传燕
[导读] 纪律是学习的重要保证,缺乏组织纪律是当下科学实验课中最大的问题。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费尽浑身解数依然改变不了乱而无序的状态。

重庆市荣昌区清升镇中心小学       左传燕      402460

摘要:纪律是学习的重要保证,缺乏组织纪律是当下科学实验课中最大的问题。科学实验课堂中,教师费尽浑身解数依然改变不了乱而无序的状态。如何使小学科学实验课课堂组织活而不乱,把活动探究有序地组织起来,是科学老师一直尝试解决的课题。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组织策略;研究
        引言:科学实验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固然重要,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才是教学的核心目标。直观、形象的科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热情,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才是教学的宗旨所在。
        一、制度约束,保障纪律
        在实验室的活动,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要求。每次实验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纪律、卫生。从鞋套的检查,学生固定的坐位,试验台材料的摆放,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后仪器的清洗归还,桌椅的摆放,卫生打扫等都要的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适时地提醒个别学生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室的纪律。要学生慢慢明白在集体活动中要学会不影响周围的人。学生在条条制度的约束下、在一次次的纪律约束下,渐渐形成了在实验室保持安静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培养。科学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自我体验,从活动探究中增加自我认识,学会倾听,学会合作。科学实验课上,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明确地规定每个活动的时间,还要不断地维持秩序,更要对进行实验活动有困难的小组适时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实验室的制度要求熟悉在心里。凭借教师的演示、课件的播放、视频的提醒等引导操作,整个过程学生也没有闲暇的时间干别的事情。在活动完成后适时进行展示、小结,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在老师的正面引导下渐渐增长起来。
        二、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流程
        实验操作的流程与最终的实验结果密切相关,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先让学生自学,掌握本堂课的实验主题和内容,了解实验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以及使用方法,再参考教材设计实验流程。也许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有很大困难,但如果教师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学生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实验流程的设计的。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与生活,从动手和动脑开始,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理念和思维,每节课抽出十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讲述自己的收获,说一说教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这么设计的目的又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给动物分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怎样给动物分类?不同类型的动物之间有哪些区别?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让学生讲一讲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动物。观察时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又是什么?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无形中引导学生完成了实验流程的设计。其实,学生的想象力永远是超出教师的预期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总会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用语言梳理思路,为后续科学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生活与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为了让学生具备科学源自生活的思想意识,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课外实验活动,同时也起到了改进科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开展课外实验教学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科学,利用身边能够看到的事物展开科学实验的验证过程。在切身感受科学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去探索和发现未知事物,大胆猜想并用实验去验证科学现象,进而得出科学结论。学生利用敏锐的观察力探寻科学实验的神奇奥秘。例如,教师在教学科学教材中“光”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并从中获得科学收获,让学生带上教师课前要求准备的放大镜,在天气放晴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放大镜实验。学生需要找一些可燃物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放大镜对准太阳的直射方向,利用放大镜聚集出的一个光点集中在可燃物体上。要注意不要对准自己,不然容易出现烧伤事故。随着太阳的光热越来越强烈,忽然物体被放大镜点燃,学生对此十分惊讶,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理。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课外实验活动切身感受实验现象,发现科学实验是如此的神奇,并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当中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
        结束语
        科学活动组织可能费时费力,但是留在学生指尖上的兴趣也值得肯定。教无定法,课堂组织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想办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时地约束纪律。没有纪律保障的活动会是一盘散沙,要在不断地进行科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探究实践过程中,慢慢地促成学生科学能力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梦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组织策略探微[J].新教育,2020(23):31-32.
[2]张玉佩.组建科学实验课合作小组的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7):25.
[3]吴桂胜.小组合作:小学科学教学高效化之路[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5(06):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