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周厚权
[导读] 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比较重,而且身体正逐渐走向成熟,需要充足的体育锻炼来保障身心健康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不高,不愿运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体育课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周厚权      223000

摘要: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比较重,而且身体正逐渐走向成熟,需要充足的体育锻炼来保障身心健康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不高,不愿运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体育课教学无法有效开展。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改变僵化的教育理念,不断研发新的教学手段研究出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体魄和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基于此,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人来说,身体素质是一切学习、生活和工作有质量的前提。因此,我们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有效落实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会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并通过体育运动实践获得一定的运动品质和技能。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首先,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具备强健的体魄。体育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规范的体育运动当中,使其在锻炼中强健体魄,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基础。通过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掌握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法,保障了身心健康成长。其次,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体育锻炼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只有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才能更好地成长进步。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会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而在全社会形成运动锻炼的良好风气,最终全面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最后,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健康认知与行为的培养
        体育核心素养的第二个圈层是学生对体育项目所代表的健康生活,健康运动行为的认知。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时,会选择用暴饮暴食来释放压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损害健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解压方式比如,有的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的体形与体重,过分地关注于自己是否超重,为了达到理想的体重标准,甚至还会用节食、催吐、代餐等方式来控制体重,这本身也是一种损害健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体重管理方式。


站在体育锻炼的角度上讲,一方面,体育锻炼能够加快学生的新陈代谢速度,让学生在运动时保持亢奋与专注的状态,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在运动中去释放压力,通过机体运动产生的汗液排出等来达到解压的目的。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下的新陈代谢会保持在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对于有体重控制需求,追求身体线条的学生来讲,也可以通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来达到自己对于体形美的要求,这显然比无谓的节食、催吐、代餐等来得更有效果也更符合身体成长的需要。
        (二)注重趣味性强的游戏
        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和提升的前提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而趣味性也是体育游戏显著特点。因此,我们在注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时候,要注意趣味性的游戏设计和运行。如在上课之初,我们要开展一定的热身运动。以往的热身,我们是让学生排成两路纵队,然后围绕操场跑两圈,跑完后,回到体育课规定场地做一做徒手操。我们为了提升学生的热身兴趣和效果。我们可以采用抱抱团的形式进行热身训练。让男生和女生分成两队,然后各自围成圈进行跑动,在跑动过程中,老师喊数字,当喊到某个数字时,学生要迅速地抱团,当喊到4就要4名学生抱团。而抱团没成功的同学,可以围绕学生组成的圈外跑一圈,或者做几个俯卧撑,或者做仰卧起坐、走蛙步等。这样的热身,让学生的肢体舒展,身体各关节得到放松,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反应速度,无形中对他们的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有所训练和培养。
        (三)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丰富核心素养的发展形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竞赛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竞赛不仅能够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也能丰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形式。因此,教师在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时,可以将体育课程与竞赛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开发创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优异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以互动式教学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质的飞跃。例如,在高一篮球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全学年各班级开展一场篮球友谊赛,比赛可以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每个组别都设计制作专门的冠亚季军奖杯。新颖的竞赛形式和闪闪发光的奖杯,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促使各班学生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最终通过比赛体验到参与互动的快乐和成就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压力下,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良好的锻炼习惯,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在高中阶段,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提前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根本目的,带领学生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有良好的体育课堂体验,并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能至少掌握一项适合自己并可以长期坚持的体育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周刚.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及途径[J].侨园,2019(12):109.
[2]马强.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学周刊,2020(01):149.
[3]廖胜扬.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体育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9(46):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