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12022419920505XXXX2身份证号:12022419930613XXXX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而生态环境问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生态环境,实质上可以延伸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和互惠互利的关系。水利工程更是如此,它既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作出着重大贡献,同时也在侵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是,我们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不能一味的以以利益为主,不能抱着不惜破坏环境都要创造利益的心态,而是应该对自然保持着敬畏的态度。既然水利工程不可避免要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妨把保护生态系统也融入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让两者的对立关系得到缓和,以正确和良好的心态来对待水利工程建设,运用多方知识来保证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利益能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前言:在经济的蓬勃发展下,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进行水利发电,同时还可以进行调水以及防洪的工作,可以说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国家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应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结合实际的水利需要,对原有的天然河流结构和水文特征作出改变,进行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会对水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建立堤坝,导致了上游水流速度的缓慢,减弱了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增大水库的容量,会对水温结构造成影响,水体密度、微生物、溶解氧和水生生物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污染范围,致使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发生变化;在水库中蓄入水之后,会导致水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异常上升,改变土壤的环境等。
2、对气候环境方面的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对于当地气候环境会有一定影响产生,如会导致风向变化,气温降低以及空气湿度增加等。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当地积水会逐渐增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水的蒸发量会有所增加,并且降水量也会有所增加。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气接触物质属性会有所改变,导致大气空气及水面交换方式有变化产生,这对于当地气温会有一定影响产生,会造成当地平均气温有所降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得以形成,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3、对地质带来的灾害影响
水库及周围水压增大,致使水压作用力下岩石本身存在的裂痕缝隙与断裂面产生润滑,导致岩层与地壳间原有地应失去平衡,地震的诱发可能性增大。库中水位的升高,导致岸坡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塌方的发生及危险岩体失稳的出现,从而出现库岸滑塌。建成后的水库,水体渗漏会给库区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如果库中为污水则极易造成周围地下水体的污染。
4、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建成后的水库会导致沿岸地下水储存的变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没周围的土地,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浸没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与空气的通气条件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成长。另外,土壤中过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导致植物根系衰败,而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耕作层时,土壤水分湿度过大,土地就会被沼泽化。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1、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
在建设施工之前,要进行实际的考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规划,分析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制定相对应的预防完善措施,降低潜在性危害系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其生态影响。此外要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污水和废水要做到正确的处理,对于一些污染物要做到符合标准后进行科学的排放。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对库区进行绿化,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恢复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
2、强化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都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参与人员都必须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工程项目开发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必须能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在设计、调度中对生态环境问题充分的考虑,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追求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将生态效益当作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尽可能减少对水生动植物、陆生动植物的破坏,争取以最小破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环保部门应该做好有关的宣传工作,定期对水利工程参与人员开展相关法规培训、政策宣传,让其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帮助其树立生态保护效益,让其真正的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在具体环保宣传中,需要借助于法律法规、奖惩机制等,对有关人员行为进行约束,鼓励广大群众都能参与到这方面的监督工作中。
3、优化生态环境核算评估
水利工程对于环境破坏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植被破坏等,一旦发生破坏,恢復则需要较长的周期。水利工程项目审批中,必须对关于水利工程周边环境影响加以评估,对工程涉及到的生态改造问题给予相关的利弊说明,利用利弊关系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在生态环境损失价值核算中,必须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梳理周边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折损之间的关系。当然,还需要多出几个方案,多角度分析方案的优劣,预测功能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
4、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基于水利工程项目核算评估的结果,对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以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方案。在以往的补偿方案过程中,补偿资金往往不能完全补偿周边生态环境,更加侧重于对居民农田、建筑物等补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因此,还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补偿机制,设立专项补偿资金,用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到资金落实,提升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资金能够切实用于生态修复工作当中。另外,还可以在当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人工洄游通道、人工养殖鱼类等措施,保证生态核算评估工作与补偿机制保持一致性,尽可能减少生态破坏。
5、从环保角度进行建设施工
在施工前就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环保问题解决方案。首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前的环保调研工作,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环境,相关水文条件,找准水利工程建设基础条件。其次,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明确保持生态环境的具体方案,加大水利工程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对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时恢复,做好绿化工作,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切实发挥环境对水利工程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水利工程从设计到建成都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是生态工程,都会改变自然,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普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陕西水利,2018(06):271-272.
[2]彭剑斌,杨柳.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居舍,2018(29):12.
[3]董晓荣.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风,2018(29):135.
[4]李震.试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