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长荡水利站 224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全面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因素,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确定施工方案,提高软土地基建设质量,保证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因为不同的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结合实际施工,选择合理处理方案,根据水利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这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工程问题,应引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软土地基含水量高,软土土质疏松,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层加以压缩,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工地环境潮湿,处理软土易增加工程成本。但若不对土地进行处理,则很容易产生水利工程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因此,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理技术进行阐述,以供施工方参考。地基是建设工程项目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水利工程项目也不例外,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建設工程质量。
1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特点分析
软土地基多成型于长期轻缓流水环境,如各类江河湖泊区域,因为水源在地下土壤中反复渗透,使土壤颗粒更加疏质化,土壤层进而易发生形变,如果水流较为充足,渗透严重,还可能形成流质化土层,如地下泥沼,容易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1.1地基强度低
软土地基的组分结构十分的复杂,这就使得软土地基的地基强度较低。若该项目的软土地基强度不达标,那么就会引发项目地基的各类问题,产生裂缝等的现象,阻碍并约束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开展,同时还会给水利工程项目埋设下安全隐患。
1.2地基透水性差
软土地基的淤泥含量会比较高,在处理这类地基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排水处理,因此,软土地基自身的透水性会比较强,同时其还具有一定的粘性特征,整体排水性低下,这就会导致该地基无法保证稳固性以及安全性。
1.3土质分布不均
不同的土质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构造结构,而且地基不同位置的土质密度均匀性也会比较差,这就会拉低总体地基的强度以及硬度,甚至还会约束水利工程项目的承载能力,加大了软土地基区域项目建设以及处理的工作难度,并给其项目的质量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1.4地基压缩性高
软土地基的自身特殊性会比较强,地基压缩性比较高。因此,在其区域位置进行水利项目的构建过程中,其会受到项目压力的作用,使得其所承受的压力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趋势,很容易引发坍塌的事件。
2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2.1旋喷法与灌浆法
旋喷法主要是将各类土体混合在一起,使用高压喷射水泥固化浆液,在浆液硬化之后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区域的软土地基压实程度,所以项目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熟练的操作各项机械设备,了解并正确的认知机械设备的性能,防止其产生各类渗漏等不良的问题。其次,灌浆法主要是借助化学的原理,在软土地基出现缝隙的位置处开展注浆的施工,注浆的浆液主要是一些聚氨酯类的化学物质,也可以是硅酸盐等,一般来说会对其进行闸室掏空的处理。最后是化学加固法,该种处理方式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频率会比较高,其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提高该区域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会以改善土壤特性为前提条件,化学加固的凝固效果较为显著,需要合理的挑选化学试剂。若化学试剂的类型以及计量不符,那么就会对该土壤形成不良的影响,侵蚀土壤。
2.2排水固结法与桩基法
排水固结方法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土壤自身的渗水特性,要以该土层的渗水特征为基准,安装相应的排水设施。通常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水管排水以及沙井,该种方式主要被应用在软土地基下沉以及安稳的项目当中,能够将加压以及排水的效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在采取排水固结法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度的了解该项目的施工环境,同时做好各项工艺的准备工作,调控好排水的力度,防止土层产生干燥疏松等的问题。除此之外,桩基法的承载能力也会比较强,其所耗用的成本费用会比较小,桩基法法可以被投入到软土层含水量较高的项目,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方式已经被混凝土桩所取代。
2.3加筋法与振动性水冲法
所谓的加筋法就是把耐拉性较强的某些工程材料埋于土层之中,二者间产生的摩擦力会加强材料与土层间的快速融合,这有利于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同时减少地基的沉降度,还可以采取软土上部铺满沙子的措施来进一步调节沙子的受力分布,尽可能的降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变形几率。所谓的振动性水冲法主要是对基础开展打孔工作,再向内灌注砂石、泥土等并分层次压实其中的物料,关键是要加强稳固,在施工前要优先选择冲击力与自身震动力相差不大的机械设备,还要有上下两孔的喷头,振动的水冲强度至少要在2万Pa之上,促进水利施工的正常运行。
2.4换土垫层法与预压砂井法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换土垫层法往往适用于软土地层较为稀薄的情况,它主要更多的是用沙土、灰土与水泥来更换,对于回填的泥土要选择一些压密性较好的土层,旨在防止地基的变形与维护稳定安全性,它的缺陷就是渗透现象严重且成本耗损高,因此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就地取材,还要注意将那些回填土及时进行分层并压实,务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
2.5强夯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强夯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大大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在水利工程地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施工技术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施工的工具,通常要将夯锤吊到标准的高度上,使得下落力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然后不断循环应用强夯施工技术,就可以在次次下垂的过程中实现夯实软土地基的处理,所以,我们容易发现强夯施工技术应用的优势在复杂的软土地基环境里面比较明显的体现。
2.6真空预压法
该方法的目的是解决承受荷重不足的问题,而且省去堆载环节、节省堆载材料、缩短预压时间,使用的设备和工艺也比较简单,可开展大面积施工。主要施工工艺包括:先设置砂井,在地面上铺设砂垫层,并用密封膜覆盖同时隔绝空气;然后用真空装置通过装设在砂垫层中的吸水管道将进入密封膜内的空气排出,这样膜内外就会产生气压差。此后,该气压差便会转变为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减少地基受到剪切破坏。
2.7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该技术也是当前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作业中的重要技术,尤其是在粉土、淤泥土的作业中展现了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固化剂的应用,而水泥则是固化剂的构成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化的搅拌设备对于水泥及软土进行搅拌操作,使得其实现有效混合,在这一过程中,软土的硬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可以适应后续应用强度及荷载力的要求。在深层水泥搅拌作业前,应当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通过试桩确保机械设备符合作业要求,方可以开展正式施工。在施工阶段,要严格依照标准化的施工要求,还需要切实保障管道的畅通程度,在正式开钻之前组织专人对于管道进行疏通;要特别注意保证水泥搅拌桩体的垂直程度,并重点关注成型搅拌桩的质量检查工作。
结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前进推动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前进步伐。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处理关乎着整个项目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国民经济具有长远的影响。通过对软地基的基本理论的深入了解,可以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何莉.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3)
[2]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王健.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5)
[3]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何正恒.绿色环保建材.2020(02)
[4]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杜永生.科技展望.2015(34)
[5]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处理探讨[J].陈柱辉.门窗.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