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南沙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滕州 277513
摘要:现阶段,对比其他生产领域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技术进一步提升,进行农技推广势在必行。而农技推广属于一项民生工程,对于广大的农村人民群众来说,具有切实的利益。在早期,进行农技推广时,主要是以农技指导人员到基层一线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导与技术推广,从而将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行提高。然而,最近几年,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者对于新兴农技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且在偏远地区的农技推广效果,存在不佳的现象。所以本文对当前农技推广过程中呈现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使农技推广的效果、速度、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优化措施
引言:进行农技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农村人民群众可以掌握更加先进、更加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民群众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之后,将其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当中,就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量以及效率、质量都可以得到飞速的提升,从而使农业经济在得到发展的同时,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农民实现增收的。由此可以看出,进行农技的推广工作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使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1 农技推广与应用呈现的现状
首先,对农技推广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在于农技推广人员。同时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对推广速度、效率将产生直接作用。因此,就需要将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提高,最重要的是将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最近几年,我国将农技推广与研发,当作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农村进行一线推广的人员,呈现出高龄化的特点,在进行学习先进农技的过程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受年龄的限制,加上资金的缺乏,无法展开具有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难以满足农技推广的需要,进度缓慢。与此同时,进行农技推广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群众,其本身的文化素养有限,在学习新农技的过程当中,无法认识到新农技推广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某些科技原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无法在短时间内直观的看到农技推广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技推广的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在进行推广时,其推广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推广模式较为单一,且较为落后,不符合当前的农技推广的需要。加之农技推广并没有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给予的资金支持有限,因此,在进行推广的过程当中,无法将一些高质量的肥料、种子进行引进,对于一些新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购买,就无法对农民群众进行演示操作方式,与实践不能有效的结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阻碍了农技推广。
2 优化措施
2.1 增加资金投入
要想使农技推广的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首先,就需要将资金适当的增加投入,才能进行其他项目的引进,包括对人员、物质方面引进或者购买,使整个农技推广具有强有力的保障,将农技推广的体系进行建立健全,将农技推广的速度进行提高。农技推广在很大意义上,属于公益性的工程,因此,在获得项目资金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着眼于政府资金的支持,还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资金,将资金来源实现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源以及民间资本,设立专项农技推广基金。同时,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切实保障资金用在了农技推广的项目之上。当地政府也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使整个推广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2.2 增加农技推广的宣传力度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且人口基数较大,为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势必要进行农技的推广,才能使整个农业生产的产量得到增加,农业收益提升。因此,就必须要加强农技推广的宣传力度。首先,对应的人员在进行农技推广的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计、方案,按步骤进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农技推广模式创新,使推广体系进行优化,比如,构建更加完整的“产学研”体系。其次,在进行农技推广时,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的农业发展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农技推广模式以及宣传方案,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农技推广的价值,积极参与。最后,还可以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农技知识的推广和宣传,比如公众号、新媒体以及电视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进行农机推广可以带来的好处,将其传统观念进行改变,积极的参与与支持农技推广。
2.3 提高专业素养
为了将整个农技推广团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高,势必要进行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培训和教育。第一,可以将农技推广的管理实现规范化。将农技推广的责任制度,进行构建并完善,将其落实到具体个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进行提高。同时还需要完善监管制度,对推广的效果进行考核,再根据考核结果,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奖励。第三,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农技专业人员,可以利用公开招聘的方式或者放宽条件的引进,可以利用考试的方式,对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测试,对应聘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全面的了解,使整个推广团队的综合素养得到保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第三,还需要对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其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推广效果有直接联系。因此,必须要将农技人员的推广能力、专业能力进行提升。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管理机构,可以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同时,强调在农技推广的过程中,农技推广人员务必要使用更加直白、简洁的方式进行农技推广,不可过分专业化,才能使农民群众对农技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最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以针对农民群众,增加技能培训班以及各类农校,将农技进行推广和普及,使其认识到农技推广所带来的好处,更好的进行新农村的建设。
2.4 将农技推广方式进行创新
根据数据表明,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已不再适用当前的农技推广需要。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具有效率低、速度慢,且质量低的特点。因此,务必要将农技推广模式进行创新。当前科技的发展为农技推广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比如,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其与农技推广进行有效的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网络的覆盖,当地政府可以组织农民群众学习计算机以及手机的使用,利用这两种工具,让农民群众对当前国家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在与之相对应的农技推广平台进行农技的学习,还可以建立与农技专业人员的沟通平台,使其进行交流,农技研发人员也可以根据平台信息对农民群众所反映的农技使用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做一定的了解,使其农技研发切实贴合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将科研成果提升。同时,还可以将推广模式进行多元化的构建,充分发挥农民组织、企业以及政府的主导作用,寻找进行农技推广的最优途径,实现产销结合,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与销售的现代化。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我国进行农技推广的过程中,其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且有众多的影响因素对推广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农技推广,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将农业生产水平进行提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目标。同时,需要考虑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农技推广的方式,进行创新优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褚更新.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83.
[2]刘建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措施[J].农家参谋,2020(13):49.
[3]张亚利.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现状及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59-60.